最近天气一变冷,后台就有不少朋友留言说关节疼得受不了,其实咱们老一辈常说的"风湿痛"真不是小事,那种钻骨头的酸胀感,坐立不安的感觉我深有体会,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看不懂的医学名词,就聊聊老祖宗传下来的真本事——能真正缓解风湿痛的几味中药。
要说风湿痛的根源,说白了就是"风、寒、湿"三个坏家伙在身体里安营扎寨,就像梅雨天墙壁上凝的水珠,这些邪气在关节处越积越多,慢慢就把人折磨得直不起腰,这时候很多人猛吃止疼药,虽然一时管用,但毕竟是药三分毒啊,其实咱们中药铺里的宝贝,都是几千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。
第一味不得不提的就是羌活,这味药的名字听着就像个威武的将军,它最擅长带着药性冲进关节缝隙里,把盘踞在里面的寒湿之气赶出来,记得去年邻居王大爷膝盖肿得像馒头,用羌活煮水熏洗了半个月,现在又能遛弯了,不过这味药性子急,用量要遵医嘱,一般泡酒或者煎汤外敷效果最好。
再说说独活,这可是风湿患者的老朋友了,它和羌活像是配合默契的搭档,一个主攻上半身,一个专治下半身,以前在药材市场看见老师傅处理风湿药方,十有八九都能看到独活的身影,这味药最适合泡在高度白酒里,每天喝一小盅,坚持一个月,很多老寒腿都有改善。
说到止痛,川芎绝对是个中翘楚,这味带辛香的药材最懂疏通经络,就像是给淤堵的河道清淤泥,记得我妈当年坐月子落下的头疼毛病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川芎,不过这味药有点"烈",胃不好的要慎用,最好配上红枣枸杞缓冲下药性。
桂枝这味药看着普通,其实是温经散寒的高手,特别是那种吹空调受凉后的关节刺痛,用桂枝煮水泡手脚特别管用,我同事小李每次换季必犯的肩周炎,就是靠桂枝配生姜熬水熏蒸治好的,这法子简单,在家就能操作,关键要坚持。
威灵仙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霸气,它的确有着"威震邪气"的本事,这味藤类药材最擅长对付顽固的陈旧性风湿痛,尤其是那种阴天下雨就发作的"天气预报型"关节疼,不过要提醒的是,威灵仙不能久煎,煮沸十分钟就得关火,不然有效成分就挥发了。
雷公藤算是药里的"狠角色",止痛效果确实猛,但毒性也大,前几年有个亲戚乱吃雷公藤制剂,结果中毒住院了,所以这味药千万要听医生的,一般是做成外用药膏,不敢随便内服,现在有些正规药店会把它和别的药材配伍,降低风险。
其实治风湿不能只盯着止痛,黄芪这味补气药才是治本的关键,关节疼久了,人体正气就虚了,这时候用黄芪炖汤喝,就像是给城墙加固防御,我爷爷以前总说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这话一点不假,配上当归、党参这些补药,慢慢调养才有长效。
白芍这味药最懂柔肝止痛,特别适合那些脾气急、爱生气的风湿患者,这种情绪导致的气滞血瘀,用白芍甘草汤特别对症,上次公司会计姐姐更年期关节痛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白芍是主药,喝了两周整个人都松快了。
光吃药还不够,日常调理才是关键,教大家几个实用土方:艾叶加生姜煮水泡脚,每晚十五分钟,驱寒湿效果一流;用花椒粒缝个枕头,睡觉时垫在脖子下面,对颈椎风湿特别管用;还有最简单的晒太阳疗法,后背对着太阳晒半小时,比吃什么补药都强。
最后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关节痛,有人是寒湿型,有人是湿热型,用药方向完全不同,就像感冒分冷热一样,风湿痛也要找准类型,千万别看别人吃某个方子有效就跟着吃,一定要找正规中医把脉诊断,毕竟咱们的目标是根治,不是暂时止痛。
这些年见过太多被风湿痛折磨的朋友,深知那种痛苦,但只要找对方法,这个"不死的癌症"完全可以控制,记住老祖宗的智慧,好好利用这些天然药材,配合规律作息,相信很快就能告别止痛药,重新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