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肚子别慌!盘点10种老中医推荐的止泻中药,收藏备用不抓瞎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哎呦这肚子又开始翻江倒海了!"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,特别是换季时节,冷热交替稍不注意就闹肚子,这时候跑医院排队挂号实在折腾,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箱里就藏着不少止泻法宝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既能治标又能调理的中药方子,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真本事。

急性腹泻首选"三剑客"

  1. 黄连素(黄连提取物) 说到止泻第一反应就是黄连素片,这可不是现代才发明的,古书记载黄连"厚肠胃,止痢疾",尤其对付吃坏东西引起的湿热型腹泻,记得小时候我妈总在冰箱备着黄连素,火锅吃多了来两粒特别管用,不过要注意,黄连性寒,拉完肚子就不建议继续吃了。

  2. 车前草煮水 这个野路子偏方在农村可常见了,随手揪几棵路边的车前草,洗净煮水喝,利尿又止泻,去年我带家人去农家乐玩,有人采了野生菌中毒上吐下泻,还是老农现摘车前草熬了一大锅才缓解的,不过城市朋友要注意,认准叶片呈椭圆形、穗状花序的特征,别采错毒草。

  3. 番石榴叶茶 南方朋友应该熟悉这个,新鲜番石榴叶晒干后泡茶,酸酸涩涩的特别开胃,邻居阿婆每次腹泻就泡这个,她说比吃药舒服多了,现在药店也有现成的番石榴叶制剂,出门应急带着特方便。

慢性腹泻调理靠"四君子"

  1. 炒山药粉 老胃病都知道山药养胃,但很多人不知道生山药偏凉,炒过后才是温补脾胃的高手,超市买的淮山药片自己用铁锅炒到微黄,每天早晚空腹吃一勺,我同事长期便溏,坚持吃了两个月说成型了很多。

  2. 焦米汤 这个简单得离谱的方法救过我好几次,抓一把大米放锅里炒到焦黄,加水煮沸取汤,原理是碳化的淀粉吸附毒素,特别适合吃坏肚子后的应急处理,记得要喝温热的,冷了反而刺激肠胃。

  3. 莲子芡实粥 这两种食材简直是天生的黄金搭档,莲子补脾止泻,芡实固肾止泻,熬粥时各抓一大把,再加点糯米,我奶奶以前总在立秋当天煮这个,说是给肠胃穿秋裤,现在年轻人熬夜多,很多慢性腹泻其实是脾虚,这个粥正合适。

  4. 参苓白术散 中成药里的万金油,专治脾虚湿盛型腹泻,典型症状是大便不成形、粘马桶,还总觉得累,办公室白领久坐伤脾,抽屉里备着这个没错,不过感冒发烧时别吃,会闭门留寇。

特殊类型腹泻的妙招

  1. 五味子敷脐 这个是老中医教的土方法,五味子磨碎加醋调成糊,睡前敷肚脐,早上取下,特别适合老年人凌晨腹泻,我老爸用了三次就好了,原理是五味子收敛固涩,醋引药入肝经。

  2. 艾叶坐浴 受寒腹泻试试这个,新鲜艾叶煮水,待温后坐在盆上熏蒸,去年冬天我游泳受凉,拉了两天肚子,用艾叶水泡完脚心发热,当晚就停了,注意别烫着,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。

  3. 藿香正气水 虽然不算传统中药饮片,但这个中成药真是暑湿腹泻的救星,特别是旅游水土不服时,出发前喝一支能预防,不过那股辣嗓子的劲确实够呛,我每次都得捏着鼻子喝。

聪明用药小贴士 ①辨寒热:大便臭秽、肛门灼热属湿热,用黄连;大便清稀、腹中冷痛属寒湿,选生姜。 ②看时机:急性腹泻先止泻,慢性腹泻边止边调,就像修屋顶,漏雨太猛先遮布,小雨天就得补瓦片。 ③巧搭配:黄连配木香防苦寒伤胃,山药配砂仁增加行气力量,老中医开方就像炒菜,讲究君臣佐使。 ④忌口很重要:腹泻期间别碰牛奶、生冷、油腻,好比房子漏水还往屋里泼水,越吃越糟。

最后说个真事,我朋友去年在国外旅游吃坏肚子,当地药店只有西药,他灵机一动跑去中餐馆求援,大厨给了他两片干姜片含着,又喝了点陈皮水,居然撑到找到回国航班,所以说关键时刻,这些中药小知识真能救命,当然要是腹泻三天不止、带血或者发烧,千万别硬扛,及时去医院才是王道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