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四神叫什么?千年健脾祛湿的神秘配方,连脾胃虚弱的人都直呼有效!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开头:
最近总感觉身体沉重、胃口差、大便黏马桶?这可能是湿气缠身的信号!老中医常说“湿气不除百病生”,但很多人不知道,中医里有一组被称为“四神”的黄金组合,专门对付脾虚湿重的问题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中药四神到底是何方神圣?它们又能怎么帮我们调理身体?


中药四神究竟是哪四味?

所谓的“中药四神”,可不是神话里的神仙,而是指经典名方四神汤里的四味药材:茯苓、芡实、莲子、山药,这四味药看似普通,但搭配在一起却能发挥出“1+1>2”的效果,尤其适合脾虚湿盛、体质虚寒的人群。

  • 茯苓:被称为“祛湿大师”,能健脾利水,把多余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。
  • 芡实:号称“水中人参”,既能补肾固精,又能收敛止泻,对长期腹泻的人特别友好。
  • 莲子:养心安神的一把好手,还能补脾止泻,改善失眠多梦。
  • 山药:公认的“脾胃小管家”,补脾养胃,肺虚咳嗽、免疫力差的人也能吃。

这四味药性平和,不温不燥,几乎适合所有体质的人长期调理,难怪被奉为“四神”!


为什么说四神汤是“健脾祛湿天花板”?

现代人饮食不规律、熬夜压力大,十个人里有八个是“脾虚+湿气重”,脾负责运化水湿,如果脾虚了,湿气就会像一团烂泥一样堵在身体里,引发疲劳、浮肿、口臭、长痘等问题,而四神汤恰恰能:

  1. 一键启动脾胃功能:山药和莲子补脾,茯苓利湿,芡实固肾,四管齐下增强脾胃运化能力。
  2. 祛湿不留死角:湿气藏在肌肉里会酸痛,停在肠道里会便秘,四神汤能通过利尿、健脾胃的方式“围剿”湿气。
  3. 温和不伤身:相比苦寒的祛湿药(如黄连、黄芩),四神汤性平味甘,连小孩和老人都能喝。

真实案例:我邻居王阿姨常年手脚冰凉、大便不成形,喝了一个月四神汤后,不仅便秘好了,连脸上的黄气都少了,她自己都说:“这四样东西煮水,比喝药舒服多了!”


四神汤到底该怎么喝?

别以为四神汤是药,它其实是一道养生食方!以下是两种常见用法:

基础版四神汤(煮水喝)

  • 材料:茯苓10克、芡实10克、莲子10克、山药10克(新鲜山药约200克)。
  • 做法
    • 茯苓、芡实、莲子提前泡2小时,新鲜山药去皮切块。
    • 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,当水喝(可加少量红糖调味)。
  • 适合人群:久坐族、熬夜党、舌苔厚腻者。

升级版四神粥(当早餐)

  • 材料:四神各15克,大米50克,红枣3颗。
  • 做法

    四神材料提前泡软,和大米一起煮成粥,最后加红枣焖5分钟。

  • 效果:健脾养胃+补血,特别适合女性经期后调理。

注意

  • 便秘严重的人少放芡实(收敛性强),多加茯苓。
  • 孕妇、感冒发烧时别喝,避免莲子收敛影响散热。

现代人的“湿气”都是怎么来的?

中医说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,湿气来源主要有几个:

  1. 饮食作死:奶茶、冰饮、油炸食品吃多了,脾胃运化不及,湿气自然堆积。
  2. 久坐不动:上班族一坐一整天,气血循环差,湿气容易淤积在腰腹。
  3. 熬夜伤脾:晚上11点后不睡觉,脾脏无法排毒,湿气越积越多。

如果你有以下症状,说明该祛湿了:

  • 早上起床喉咙有痰,舌苔厚腻;
  • 大便黏马桶,冲不干净;
  • 小腹凸出,体重莫名上涨;
  • 皮肤油腻、长痘,头发一天就油。

除了喝汤,还能怎么用四神?

  1. 四神粉:把四味药炒熟后磨成粉,每天早晚用温水冲服,方便携带。
  2. 四神炖排骨:加少许生姜、料酒,炖汤吃肉,适合全家人进补。
  3. 四神泡脚:将四味药煮水后兑温水泡脚,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祛湿效果翻倍!

警惕!这些人不适合四神汤

虽然四神汤温和,但以下人群要慎用:

  • 阴虚火旺:比如经常口干舌燥、手脚心发热的人,可能会越喝越上火。
  • 实热便秘:芡实和莲子收敛性强,便秘严重时喝反而会加重症状。
  • 对淀粉过敏:山药含大量淀粉,过敏体质需替换成其他食材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