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说"累得跟条咸鱼似的",上楼喘半天,说话有气无力,明明睡够8小时还是浑身发沉,十个人里八个都觉得自己"虚",但真要细问,又搞不清是哪里虚,今天咱就来唠唠中医眼里的体虚那些事儿,再给大家掏点祖辈传下来的实在货。
【一】先摸清楚自己是哪类"虚" 上次碰见楼下王奶奶拄着拐杖买菜,聊起来才知道她天天喝人参汤,结果晚上睡不着还流鼻血,这就是典型的"补错洞"!中医把体虚分成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四种,得像选衣服尺码一样对症下药。
气虚的人最明显:爬三层楼要歇两回,说话声音像蚊子嗡嗡,稍微热点就满头汗,血虚的姑娘脸色像白纸,蹲下再站起来眼前发黑,阴虚的半夜盗汗像水洗,阳虚的手脚冰凉像冰块,要是分不清乱吃补药,就像给手机充了24小时电却越充越少。
【二】厨房里的"还魂丹" 别急着往药店跑,您家灶台就是最好的药房,我隔壁张婶以前总喊累,现在天天用黄芪煮水当茶喝,这黄黄的根片可不就是"外挂充电宝"?30块钱能泡一个月,上班党保温杯里泡几片,精神头立马不一样。
要是总觉得嘴里没味儿,舌头两边齿痕明显,八成是脾虚,这时候就得请出"山药大将军",铁棍山药切段蒸熟,每天当零食吃两根,我同事坚持三个月,原本松垮的肚皮都紧实了不少。
女同胞们注意了!每个月失点血容易头晕眼花,红枣枸杞煮鸡蛋是最温柔的补血方,记得要把红枣掰开去核,枸杞最后五分钟下锅,煮出来的蛋羹比奶茶还香。
【三】老祖宗留下的"能量套餐" 说到经典方子,四君子汤必须拥有姓名,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这四个"老伙计",就像汽车的四驱系统,专门对付气虚乏力,现在药店都有配好的中成药,二十来块一盒,早晚两次冲服,比咖啡提神健康多了。
怕冷的朋友可以试试当归生姜羊肉汤,上周我去菜市场,卖羊肉的老板说自己冬天全靠这口汤撑着,记住羊肉要带骨炖,当归别放多,两三片就能让全身暖烘烘的,比暖宝宝管用十倍。
熬夜党必备的滋阴圣品要数百合莲子粥,凌晨两点还在刷手机的你,赶紧把干百合泡发,和莲子大米一起慢炖,这碗白白的糊糊下肚,第二天嗓子不干也不咳,比润喉糖靠谱多了。
【四】补身子不如养习惯 我认识个快递小哥,天天嚼西洋参片当提神,结果越补越虚,老中医跟他说:"你这就像手机边充电边玩游戏,能不发热吗?"想要真见效,得改掉三个坏毛病:
第一别当夜猫子,肝胆经排毒时间硬扛着不睡,吃仙丹都救不了,第二少吃冰镇西瓜、冷饮,寒气入体就像往发动机里灌冷水,第三别久坐不动,办公室族每小时起来扭扭腰,气血才能活起来。
【五】小心踩坑的三大误区 前阵子看短视频,有人拿阿胶当糖果吃,结果补出一脸痘,这里必须敲黑板:阿胶是补血的,但脾胃虚弱的人直接吃等于给湿气火上浇油,正确姿势是用黄酒烊化,搭配陈皮砂仁熬膏方。
还有人听说鹿茸大补,买来就往酒里泡,殊不知阳虚人才适合,热性体质喝了跟浇了汽油似的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,别把养生变成伤身。
最坑的是盲目进补,见过有人冬至吃饺子塞进去半斤肉,结果消化不良住院的,记住细水长流才是王道,就像给花浇水,急不得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体虚不是一天累出来的,调理也别指望速成,我师父常说"三分治七分养",吃饭按时、睡觉踏实、心情舒畅,这才是最好的补药,要是试了这些法子还没改善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就看医生,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