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房里的中药柜!这6味药材煲汤赛过老火靓汤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小满后湿热重,妈从中药柜翻出一包五指毛桃,让我今晚炖龙骨汤。"上周视频评论区里这条留言,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岭南阿嬷家的午后,那时灶台上总吊着个瓦罐,当归枸杞在炭火里咕嘟作响,满屋子药香混着肉香,成了我最深刻的童年记忆。

其实咱们老百姓的厨房里,早就藏着座迷你中药铺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六位"煲汤界扛把子",学会这几招,你也能炖出让人喝碗底朝天的养生汤。

【第一味:五指毛桃】 广东人管它叫"岭南人参",第一次见的人总要嘀咕:"这不就是路边野草吗?"可别被它土气的外表骗了!上个月我咳嗽半个月不好,邻居阿婆塞来两片晒干的五指毛桃,配着猪肺炖了锅汤,刚揭开锅盖那股椰子香混着肉香,连喝三天,喉咙真的像被羽毛拂过似的舒服。

识别窍门:选切片后有明显棕褐色油点的,那是它特有的芳香油,炖肉前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能把苦涩味去掉大半。

【第二味:党参】 北方朋友总以为党参是补药,其实它更是提鲜神器,去年在东北菜馆吃到的酸菜白肉锅,汤底鲜得掉眉毛,偷偷问大厨才知道加了党参,现在我家炖鸡必放两三根,特别是给高考的表弟补脑子,配上红枣桂圆,他说喝完思路都清晰了。

保存妙招:党参容易生虫,记得用密封袋装好扔冰箱冷冻层,随用随取。

【第三味:玉竹】 这个长得像生姜片的小家伙,可是润燥界的隐藏高手,上礼拜闺蜜吐槽说面膜都救不了她的脸,我寄了包玉竹让她炖冰糖雪梨,昨天视频看她脸蛋水当当的,背景音里还听见她妈念叨:"这比SKII还好使!"

搭配公式:玉竹+沙参+老鸭=秋季补水三剑客,炖完汤记得把药材捞出来,剩下的汤水装进矿泉水瓶放冰箱,随时喝两口比饮料健康。

【第四味:芡实】 湿气重的朋友记住这个名字!上次采访中医科主任,他保温杯里泡的就是芡实枸杞,特别推荐给产后的姐妹,每周炖两次芡实鲫鱼汤,既能下奶又不发胖,我家娃戒尿布那阵子,外婆天天用芡实煮粥,现在小家伙晚上再也不喊怕了。

处理技巧:新鲜芡实剥壳后要马上煮熟,不然会像山药一样发麻嘴,干芡实记得提前泡发,炖汤时更容易出胶质。

【第五味:黄芪】 这个"补气大王"最适合熬夜党,我们公司程序猿小哥连续加班一个月,脸色蜡黄得像僵尸,我给他支招用黄芪当归炖乌鸡汤,上周见他朋友圈晒图,配文"终于活过来了",不过黄芪虽好,高血压朋友要少吃,就像炒菜少放盐似的控制量。

【第六味:茯苓】 最后这位可是健脾祛湿的全能选手,记得去年梅雨季,我家小狗莫名食欲不振,宠物医生开的药浴方里就有茯苓,后来我想通了,既然人和狗都能用,干脆炖汤全家一起调理,现在我家冰箱常备茯苓粉,早上冲豆浆时加一勺,比喝咖啡还提神。

说了这么多药材,关键还得会搭配,给大家个万能公式:肉类(鸡肉/排骨/筒骨)+ 主药材(任选1-2种)+ 姜片葱段 + 料酒,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,出锅前再放盐,这样才能逼出药材的甘香。

最后提醒一句: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煲药膳汤前,最好找中医师把把关,就像我奶奶说的:"药材不是糖果,对症才能见效。"这个周末不妨翻翻家里的中药柜,说不定能发现祖辈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