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隔壁王大爷遛弯时摔了胯骨轴子,去医院打了石膏天天躺着,昨天他闺女拿着手机冲进我家:"张叔,网上说这个接骨秘方三天就能下地,您快给看看靠谱不?"我接过手机一看,好家伙,评论区全是卖药链接,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跟着师父坐诊时,那些骨折病人总追着问祖传药方的日子。
要说中药治骨折,可不是现在网友发明的新招数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有"跌打损伤,活血化瘀为先"的说法,我在医院骨科病房见过太多病例,有的年轻小伙打完钢板照样疼得直抽冷气,有的老太太喝中药两个月骨头缝都长满了,今天咱就唠唠正经中医怎么用草药接骨头。
先说个最基础的方子——桃红四物汤加减,当归尾15克、赤芍10克、川芎6克、生地12克、红花5克、桃仁8克(打碎)、续断15克、骨碎补12克,这方子就像建筑队的前期工程,专管活血消肿,记得去年工地小刘腿被钢筋砸了,西医说至少躺一个月,我让他早晚喝这个汤,配合热敷,两周就能拄拐挪步了。
重点来了!熬药时砂锅里要先放凉水浸泡药材半小时,武火煮开后转文火咕嘟20分钟,头煎二煎混着喝,别学年轻人拿保温杯泡茶似的对付,喝完药渣别扔,加点白酒调成糊糊敷在肿胀处,比膏药管用多了。
中期调理就得换方子,这时候该上镇店之宝——仙鹤续骨汤,黄芪30克补气当先锋,丹参15克带着乳香没药各6克(这两味要包煎)负责化瘀,再加土鳖虫10克(活的更好)、自然铜15克(先煎半小时),上个月菜市场老陈崴脚那会儿,喝了十五天这个方,复查片子显示骨痂长得像鱼鳞一样密实。
这里有个窍门,自然铜得用醋淬过的,我都是让病人家属拿家里陈醋,把烧红的铁锅放进去滋啦一声,趁热捣碎入药,这法子看着野,本草纲目》里明确写着"自然铜醋煅七次,接骨如神"。
到最后收尾阶段,得换成六味地黄丸打底,加鹿茸片3克(另炖)、龟板胶10克(烊化),这时候主要任务是填肾精,毕竟"肾主骨"不是白说的,我丈母娘当年股骨颈骨折,冬天喝了两个月这个方,现在爬楼梯比我还利索。
不过话说回来,喝中药也有讲究,刚受伤头三天千万别急着灌药,等局部凉了再温通,好比修房子,塌方的时候乱浇水泥反而坏事,还有忌口很重要,羊肉海鲜辣椒都得忍,不然药效全被辛辣发散了。
前阵子社区搞健康讲座,我现场演示过外敷药的做法,取栀子、大黄各50克磨粉,用蛋清调成糊糊,摊在纱布上贴患处,这方子对新伤特别灵,肿得跟馒头似的脚踝,两天就能消下去大半,当然要是开放性骨折露着骨头尖,赶紧送医院别耽误!
最后唠叨一句,这些方子都是经过几十年验证的,但每个人体质不同,就像同样栽麦苗,沙土地和黑土地施肥量肯定不一样,建议拿到方子先去中医院找大夫把脉,别学网上那些照搬剂量吃出问题的,毕竟骨头这玩意儿,宁可慢点长,也不能瞎折腾对吧?
对了,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好多年轻白领骨折后专门请假来抓中药,他们说西药止痛伤胃,中成药见效慢,这种量身定制的方子反而更安心,看来老祖宗的东西,只要用得对路,照样能在现代派上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