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,忽冷忽热最容易导致"风邪入体",很多小伙伴一受凉就头疼脑胀、鼻塞流涕,其实这都是风邪在作怪,老祖宗留下的祛风中药可都是宝藏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那些能驱风外出的中药界"排雷高手"。
【第一梯队:解表祛风猛将】
-
防风——风药里的"老将" 这味药堪称行走的"挡风板",风寒风热都能应付,记得小时候着凉了,奶奶总会煎防风红糖水,喝下去盖着厚被子发汗,第二天准好,它就像身体里的防护网,把外来的风邪统统挡住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悠着点用,这货性温燥得很。
-
荆芥——感冒初期救星 这玩意儿就是中医版的"速效救心丸",特别是刚着凉时,抓一把荆芥穗泡茶,那叫一个立竿见影,它能发汗解表,把憋在体表的风邪赶出去,有趣的是炒炭后的荆芥又能止血,真是个双面手。
-
薄荷——自带清凉Buff 夏天必备的万能选手,风热感冒时摘几片叶子泡水,那股透心的凉意瞬间就能缓解喉咙痛,它不仅能疏散风热,还能清利头目,办公室久坐头晕时闻闻薄荷精油,比咖啡提神健康多了。
【第二梯队:祛风除湿双栖】 4. 羌活——关节风湿克星 这味药专治"风+湿"组合攻击,尤其是肩膀脖子受风疼痛时,配上姜黄煎汤熏洗,效果堪比理疗仪,不过这味道实在一言难尽,喝完记得嚼颗蜜饯压味。
-
独活——下半身祛风专家 跟羌活堪称"上行下效"组合,专门对付腰腿受风,老年人风湿骨痛时,中医师常开这味药,有意思的是此物还能治少白头,估计是把风气都从发根赶跑了?
-
秦艽——痛风患者福音 这名字听着像野菜,其实是治疗风湿痹痛的妙药,特别是关节红肿热痛时,配合威灵仙使用,效果比止痛药温和得多,不过这货偏寒性,得搭着温热药材才稳妥。
【花果军团:温柔祛风派】 7. 菊花——明目祛风小能手 别以为它只能泡茶,真正懂行的都知道黄菊散风热、白菊养肝阴,对着电脑久了眼睛干涩?抓两朵白菊开水冲泡,蒸汽熏眼胜过眼药水,但要注意,野菊花性子烈,家养杭菊才是日常之选。
-
蝉蜕——会飞的祛风药 这褪下的知了壳可是个宝贝,小孩惊风夜啼时煮水擦身,比安抚奶嘴管用,它走表力强,像皮肤瘙痒、风疹块这些游走不定的症状,用蝉蜕煮水擦洗特别见效。
-
苍耳子——鼻炎患者救星 别看它浑身是刺,却是治疗鼻渊的圣药,慢性鼻炎患者拿它炖猪鼻(有点重口),据说效果奇佳,不过这货有小毒,千万不能生吃,必须炮制后才能用。
【隐藏高手:特殊部位祛风】 10. 白芷——眉棱骨痛专克星 额头眼眶胀痛多半是风邪犯上,这时候白芷登场了,它像精准的导航导弹,直扑阳明经的风邪,牙疼时含一片白芷,那酸爽劲比消炎药还过瘾。
说完这些药材,必须提醒大家几点: ① 祛风药多属辛散类,早晚服用效果最佳,白天喝浓茶会影响药效 ② 风邪分寒热,防风荆芥适合风寒,薄荷菊花对付风热,搞错就像火上浇油 ③ 虚证患者要谨慎,长期盗汗气短的人祛风别太过,小心伤正气 ④ 新鲜药材效果更好,比如紫苏叶现摘现用,陈货效果减半
平时预防风邪入侵,可以试试这些土方:
- 春天用桑叶薄荷煮水洗头皮,防头风
- 秋冬出门前含片罗汉果,护咽喉防贼风
- 受风后赶紧喝碗生姜葱白汤,把邪气扼杀在摇篮里
记住这些祛风中药,家里备点荆芥、薄荷、紫苏之类的,比囤药箱管用多了,当然具体用量还得听大夫的,毕竟中药讲究君臣佐使,乱搭配容易翻车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