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私藏!这5味归食道的中药,养胃护肠效果翻倍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茯苓:湿气重的“救星”,专治腹胀没胃口

茯苓性平味甘,归脾、胃经,堪称祛湿界的“扛把子”,如果你经常吃不下饭、舌苔厚腻,多半是湿气困住了脾胃,这时候用茯苓煮粥或泡水喝,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、水肿等问题。
用法

  • 茯苓粥:茯苓20克+大米50克,煮成稠粥,早上空腹喝,连吃一周,整个人都清爽了。
  • 四神汤:茯苓、莲子、芡实、山药各10克,炖排骨或煮水,专治久坐族的湿气重、大便黏马桶。
    注意:阴虚火旺(手脚心热、口干)的人少用,可能会上火。

砂仁:口臭、反酸的“天然消食片”

砂仁气味芳香,归脾、胃经,尤其适合饭后腹胀、打嗝反酸的人,它不仅能促进消化,还能缓解胃寒引起的疼痛。
妙招

  • 砂仁鲫鱼汤:鲫鱼煎后加砂仁5克、陈皮3克,炖汤喝,特别适合秋冬暖胃。
  • 随身装:砂仁磨粉装胶囊,饭后嚼一颗,口气清新还能防胀气。
    禁忌:孕妇慎用,阴虚体质(熬夜多、易烦躁)别长期吃。

炒麦芽:积食宝宝的“黄金消食剂”

孩子吃多了不消化?大人暴饮暴食后腹胀?炒麦芽专治各种淀粉类积食(米面薯芋),它能快速分解食物,缓解嗳气、肚子硬邦邦的症状。
实操

  • 麦芽茶:炒麦芽15克煮水,加少许山楂,饭后喝刮油超猛。
  • 焦三仙:麦芽+山楂+神曲,等比例煮水,专治节日大餐后的“撑到扶墙”。
    提醒:哺乳期妈妈少吃,可能会回奶。

鸡内金:老胃病的“黏膜修复工”

鸡内金是鸡胗里的黄色膜,别小看它!归胃、小肠经,能修复溃疡、胃炎导致的黏膜损伤,对反酸烧心、胃痛特别管用。
偏方

  • 内金粉:鸡内金炒脆后研磨成粉,早晚冲服3克,连吃一个月,老胃病都能缓一大半。
  • 搭配红糖:鸡内金粉+红糖调匀,温水送服,胃寒人必备。
    注意:结石患者别乱吃,鸡内金能化石,但需遵医嘱。

山药:拉肚子、便秘都怕的“双面调理王”

山药看似普通,却是脾虚的“万能补药”,它既能止泻(脾虚腹泻),又能通便(气虚便秘),关键看你怎么吃。
秘诀

  • 蒸山药:直接蒸熟蘸蜂蜜,补脾肺肾,适合大便稀溏、容易累的人。
  • 山药熬膏:山药+红枣+粳米熬成膏,每天一勺,专治产后或术后气血虚导致的便秘。
    重点:新鲜山药效果最好,菜市场那种粗根铁棍山药最正宗!

日常养护:3个习惯比吃药更重要

  1. 吃饭七分饱:每口多嚼10秒,减轻肠胃负担。
  2. 忌冷热混吃:刚喝完冰奶茶别碰火锅,温差刺激最伤胃。
  3. 睡前揉腹:顺时针按摩肚子5分钟,促进消化还能瘦小腹。

最后唠叨一句:中药调理讲究对症,急性胃痛、持续腹泻赶紧去医院!这些食材只能锦上添花,别当神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