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妈三年,最头疼的就是娃一感冒就喉咙呼噜响,白天还好,晚上躺床上总能听见胸口像藏了个小青蛙,跑过三次医院,每次医生都说"痰不多",可那黏糊糊的声音听着就闹心,后来跟着中医邻居学了几招,才发现原来这些天然小药材比止咳糖浆管用多了!
【为啥小朋友这么容易生痰?】 小孩子的脏腑娇嫩得像刚抽条的嫩芽,特别是肺脾两脏,中医说"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储痰之器",十个有痰的娃九个都是吃多了积食,要么着凉伤了脾胃,我家二宝上次痰多就是连着吃了三天冰淇淋,舌苔厚得跟奶渍似的,喉咙里总像含着口香糖。
【老祖宗留下的化痰五虎将】
-
陈皮——厨房里的化痰高手 别小看晒干的橘子皮,这可是药食同源的经典,记得要用晾晒一年的陈皮,新橘子皮反而刺激,上周给大宝煮白萝卜水时加了两片,那孩子居然主动说"妈妈今天喝的水不苦",不过一岁内的宝宝要煮淡些,毕竟陈皮性温。
-
甘草——甜嘴巴的化痰豆 这个最适合抗拒吃药的熊孩子,煮出来的水自带甜味,但千万别直接当糖水喝,每天3克就够了,去年冬天小宝咳嗽,我用甘草+枇杷花煮水,结果小家伙以为是饮料,偷偷喝了一大杯,当晚咳得差点把晚饭吐出来——原来是过量了。
-
杏仁——分清南北再下锅 药店里常卖的是苦杏仁,但给孩子用一定要选甜杏仁,最简单的方法是打成粉冲水,不过我家四岁的闺女觉得像喝豆浆渣,现在都改成杏仁露加雪梨炖,她倒是当成甜品喝得欢,注意苦杏仁含有微量毒素,千万盯紧用量。
-
茯苓——健脾祛湿的隐形卫士 这个白色块块简直是脾胃虚弱娃的救星,我们家常把它磨粉掺在米粉里,早上冲着喝,有次带娃去闺蜜家,她家三岁小子吃了两大碗,当天晚上就没再听到痰音,不过茯苓性平,要连续吃三五天才见效。
-
浙贝母——痰多咳嗽的急先锋 这是中医开的"化痰弹药",特别适合黄痰稠鼻涕的情况,上个月大宝发烧后喉咙嘶哑,痰卡得直哭闹,用3克贝母粉煮雪梨水,当天下午就明显好转,但寒性体质的孩子要慎用,最好搭配两片生姜中和。
【厨房里的化痰魔法】 光吃药还不够,咱们当妈的得学会组合拳,最近迷上了用山药排骨汤打底,出锅前撒点陈皮末,周末会烤橘子供着——整橙子放烤箱烤到皮发黑,剥开让孩子吃果肉,酸甜可口还能化痰,有次婆婆看见还说"这不是糟蹋水果吗",结果试了之后天天催着做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× 别把大人药量往孩子身上套,三七折都算多的 × 川贝虽好但性寒,两岁以下建议用松贝母替代 × 蜂蜜润肺但一岁内禁食,别好心办坏事 × 罗汉果泡水别超半个,不然甜得齁嗓子
前几天小区遛弯,看见新手妈妈抱着咳嗽的娃手足无措,把我压箱底的陈皮山楂饮方子教给她,昨天碰见说孩子终于肯喝水了,其实养娃就像种花,与其盯着症状干着急,不如备点天然小药材,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,如果孩子烧到38.5℃以上或者呼吸急促,还是要赶紧去医院,这些土方方只能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