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朋友们!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里那些藏在树皮里的"宝藏",你可能见过路边剥落的树皮,但知道吗?有些树皮可是中医眼里的"黄金药材",我花了三个月跑遍中药材市场,拍了整整286张树皮类中药实拍图,今天就带大家开开眼界!
咱们先来说说最有名的杜仲,这树皮啊,折断时会看见银白色的胶丝,像蚕宝宝吐的丝一样,这可是正宗杜仲的标志(如图1),老药工教我个绝招:把杜仲皮对着光看,要是透光均匀没杂质,那就是好货,这味药特别有意思,新鲜时候能掰成耳朵形状,晒干后硬邦邦像木板,却是调理腰腿疼的高手。
再说说肉桂,别看现在超市里买的都是粉末,真正见过原材的人不多,正宗的肉桂皮是灰褐色带油点的,用指甲一掐就出油,闻着辛香扑鼻(如图2),记得去年在广西采集,药农告诉我个小秘密:刮下来的桂皮要卷成筒状阴干,这样才能保留那股子"肉"味,不过要当心,市面上有用阴香皮冒充的,外行人根本分不清。
丹皮的故事可多了!洛阳产的"凤丹皮"最金贵,表面灰褐色带紫色斑块,断面像海绵蛋糕似的(如图3),老中医说这药专治血热妄行,特别是女性经期烦躁有奇效,有趣的是,牡丹皮越陈越好,放三年以上的药效反而更醇厚,但要注意,摸起来发黏的千万别买,那是受潮发霉的前兆。
说到秦皮,这名字听着霸气,其实是苦枥白蜡树的皮,它身上有"灰眼"特征,就像星星点点的疤痕(如图4),最绝的是拿水浸泡会渗出蓝色荧光,古代用来做天然荧光剂,不过现在药店里常见的都是切成筷子长的段片,泡水后碗沿会挂一圈蓝沫,特别好认。
黄柏和关黄柏常被人搞混,川黄柏断面鲜黄色,像块黄油饼干(如图5),而关黄柏颜色偏淡,纹理更细密,记得有次在东北药市,老板教我用舌头舔一下,川黄柏苦得让人打颤,关黄柏相对温和些,不过现在都提倡用尝的方法不卫生,咱们看看颜色纹理就行。
五加皮可是个"戏精",南五加和北五加完全两码事,正品南五加皮表面灰褐色带裂纹,掰开有特殊香气(如图6),而北方的香加皮断面发白,闻着像樟脑丸,老辈人常说"宁要南五加一把,不要北五加一车",说的就是药效差别大,不过现在正规药店都标注得很清楚,不用担心买错。
还有几个"冷门选手"不得不提,海桐皮带着翅膀状的花纹(如图7),其实是刺桐树的干皮,专治风湿骨痛;地骨皮就是枸杞树的根皮,白白净净像刮过痧(如图8),退虚火一绝;最后说个稀罕的,叫"土槿皮",表面全是小疙瘩,却是治疗顽固脚气的猛将。
辨别树皮类中药有个口诀:"看颜色、摸质地、闻气味、试水浸",比如好的肉桂皮用手指甲掐,油渍会渗出来;丹皮断面应该疏松如海绵;黄柏遇水会变黏;秦皮泡水泛蓝光,记住这些小窍门,去药店买药心里就有底了。
最后提醒各位,树皮类中药大多质地紧密,煎药时要冷水下锅,文火慢熬才能析出有效成分,收藏的时候最好装进密封袋,放在阴凉干燥处,不然容易生虫发霉,要是发现药材表面有霉斑或者虫蛀痕迹,千万别心疼,直接扔掉最安全。
这期整理的图片都在我主页的中药图鉴专栏,每张都标注了产地和特征,大家如果家里有老药罐子,翻出来对照看看,说不定能发现祖辈留下的宝贝呢!下期咱们聊聊花蕊类药材,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