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五加皮咋涨这么狠?"这个原本二十出头一斤的草药,现在价格直接翻了好几倍,看着手机里不断跳动的药材交易群消息,老李边擦汗边感叹:"干了半辈子药材生意,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!"
要说这五加皮,可不是菜市场里随便能买到的普通野菜,正经的五加皮指的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,人家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是上品药材,不过现在市面上叫五加皮的多了去了,什么短柄五加、红毛五加都来凑热闹,价格更是从几十到上千都有。
前些日子去亳州药材市场转悠,正碰上张大姐拉着半车货卸货,她家在东北长白山脚下包了三百亩地种五加。"去年这时候五斤鲜货换不了一斤盐钱,谁想着今年能卖到八十多?"她边码货边算账,"人工费涨了三成,柴油价格跟着火箭似的,更别提前年霜冻毁了一半苗。"
蹲在市场角落的老陈是个老药贩,他叼着烟说:"价格哪是光成本涨的问题?你看见那些戴眼镜的年轻人没?"顺着他手指方向,好几个举着手机直播的后生正在五加皮摊位前比划。"现在城里人都时兴养生,什么五加皮炖鸡、泡酒都成了网红方子,医院药房那点量,还不够这些直播大佬们抢的。"
在安国药材市场做了二十年批发的老王掏出手机给我看走势图:"三月到现在,统货从35涨到82,选装货直接破百,你看这曲线,跟坐过山车似的!"他滑动着订单记录,"最离谱的是上周,有个养生馆一次性扫了二十万的货,说是要做五加皮药浴套餐。"
不过这疯涨的行情里也藏着不少坑,上个月云南老刘拉来的货就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,三十万的货差点砸手里。"现在查得严,重金属超标、硫磺熏蒸这些以前常用的招数都不敢用了。"老刘蹲在货车旁叹气,"有机认证的花架子搭起来烧钱,不认证又卖不上价。"
走访了几个中药材专业村发现,现在种五加皮的都是玩着新花样,河南南阳某合作社搞起了林下套种,五加皮和苍术间作;浙江龙泉的种植户搭上了电商快车,直播现挖现卖;就连东北那边都开始搞起了五加皮药膳体验游。"光靠传统收购价已经养不活人了",这是各地药农的共同心声。
在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,挂着"五加皮专营"牌子的店铺里,店主正对着电脑核对期货数据。"现在不光是看现货,还得盯着电子盘。"他指着屏幕上的K线图,"这几个大庄家联合收储,把库存量控制在三个月以内,价格想压都压不住。"柜台玻璃下压着的采购合同显示,某知名药企刚订了五十吨优质货,价格比市价还高15%。
老行家提醒,这波行情看着热闹,但风险不小,山东临沂就有个种植基地盲目扩种,结果管理跟不上,产出的五加皮有效成分不达标,现在仓库里堆着几百万的货动弹不得。"跟风种植不如深耕品质",这话在五加皮圈子里越传越广。
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这波涨价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药店柜台,以前抓副五加皮不过十几块,现在动辄上百,老中医王大夫算着成本皱眉:"药典配方里五加皮用量本来就不大,但病人冲着'祛风湿、补肝肾'的名头点名要,我们夹在中间也难办。"
转了一圈下来,这五加皮的价格迷宫渐渐清晰,天灾人祸撞上养生热潮,传统药材遇上金融玩法,小农户碰到大资本,多方角力下的行情注定不会平静,就像老陈说的:"这味跑了千年的草药,没想到在短视频时代又跑出了新花样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