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老百姓常说"中药是个宝,治病又防老",今天咱就来聊聊那些藏在药柜里的"植物英雄",从祖辈传下来的药方,到现代药店里的中药柜,少说也有几百种药材,不过您别慌,今儿咱们就挑些最常见、最实用的中药,讲讲它们的故事和用法。
补气养血"四大金刚"
要说中药里的明星选手,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党参这四位绝对是C位出道,东北老林子里的野山参,那可是"百草之王",电视剧里总见它救活快咽气的人,其实咱们日常用的大多是园参,炖鸡汤时放几片,冬天手脚再也不当"冰美人",黄芪这玩意儿更接地气,广东人煲汤必放,配上枸杞红枣,喝碗汤比涂护手霜还管用。
当归被称作"女科圣药",每个月那几天煮碗四物汤,红糖水里加两片,暖腹又养颜,党参就像中药界的"经济适用男",价格亲民效果稳,办公室摸鱼党用保温杯泡枸杞党参,偷偷把熬夜伤的元气补回来。
清热解毒"灭火队"
上火这事儿谁都遇到过,这时候金银花、菊花、甘草、薄荷就得组队出场了,夏天煮壶金银花露,比奶茶店的柠檬水还解暑,菊花不光能泡茶,浙江人做枕头塞菊花,说是能明目安神,甘草绝对是中药界的社交达人,既能调和诸药,单独泡水喝还能润喉,教师主播们可离不了它。
薄荷最有意思,新鲜叶子揉碎了敷太阳穴,瞬间清凉醒脑,四川人吃火锅必备薄荷糖,去火效果堪比灭火器,这些"凉性"药材就像消防队员,哪里冒火往哪冲。
调理脾胃"老管家"
现代人十有八九脾胃虚,陈皮、山楂、麦芽、神曲这些消食高手可得记牢了,广东新会的陈皮最有名,炖肉时放块陈皮,油腻感立马减半,大鱼大肉吃撑了?焦三仙(山楂、麦芽、神曲)煮水喝,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。
特别是过年期间,家家户户备着山楂丸,孩子积食哭闹时,塞颗酸酸甜甜的丸子比哄半天管用,这些药材就像家里会持家的老管家,把肠胃调理得妥妥当当。
祛湿化痰"岭南帮"
南方潮湿地区的朋友,估计和茯苓、薏苡仁、苍术、厚朴这些药材最熟,广东阿妈煲的茯苓骨头汤,喝上一碗全身湿气都跑光,薏米红豆粥堪称祛湿界网红,上班族用保温杯焖着喝,小腿再也不浮肿。
苍术这味药挺特别,放在衣柜里比樟脑丸还管用,既能防虫又能吸潮,厚朴像块树皮,却是化痰高手,北方雾霾天煮点厚朴茶,喉咙里的痰就像被吸尘器吸走似的。
滋阴壮阳"平衡派"
中医讲究阴阳平衡,枸杞、杜仲、肉苁蓉、淫羊藿这组CP就派上用场了,宁夏枸杞泡茶最方便,办公室白领每天抓一把,眼睛不干涩腰也不酸,杜仲炖猪腰子是经典食补,运动员受伤康复期都会来点。
肉苁蓉听着像肉其实不是肉,沙漠里的寄生植物,炖羊肉汤时加几片,冬天再冷也不怕手脚冰凉,淫羊藿这名字听着"虎",其实是正经补肾阳的药材,中年大叔们的保温杯里常客。
外用奇兵"外伤组"
跌打损伤找三七,蚊子包涂蒲公英,烫伤来点冰片酒,这些外用偏方老祖宗早安排好了,云南白药里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,运动爱好者随身必备,蒲公英简直是天然抗生素,捣烂敷在乳腺炎肿块上,比吃药还见效。
冰片混着白酒捈烫伤,奶奶辈的土方法现在医院都认可,艾叶泡脚治脚气,无花果叶擦痔疮,这些野路子虽然上不了药典,但确实能应急。
现在药店里的中药柜就像个迷你博物馆,每味药材背后都有段故事,不过咱们普通人用不着背那么多药名,记住几个常用的,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就行,最近流行在家种小药园,薄荷、紫苏、鱼腥草这些好养活,随用随摘比买菜方便,您要是有兴趣,下次咱们专门聊聊怎么在阳台种中药,保证让您家窗台变成百草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