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膳养生必看!这些常用中药让你在家轻松做滋补美食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最近总感觉身体被掏空?试试药膳调理吧!"这是我闺蜜小雅上个月发的朋友圈,当时我还纳闷,95后的小姑娘怎么突然爱起养生了?直到上周去她家蹭饭,才发现这姑娘真有两把刷子——砂锅里炖着当归黄芪鸡汤,电饭煲里煮着枸杞红枣杂粮饭,连凉拌木耳里都加了决明子,看着她容光焕发的脸,我终于信了:药膳真的能养人!

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膳智慧,早就藏在寻常百姓家的厨房里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10味最接地气的药膳中药,学会这些搭配技巧,你也能在家做出养生馆级别的滋补料理。

补气养血"三剑客":黄芪、党参、红枣

上次去中医院调理脾胃,老中医开的药膳方子里总少不了这三样,黄芪就像手机充电宝,给身体充满能量;党参温和补气,特别适合熬夜后煮汤;红枣简直是女生的贴心小棉袄,每天嚼几颗比喝红糖水管用多了。

我最爱妈妈做的黄芪当归乌鸡汤,记得要买内蒙古的黄芪,切片后薄如纸,炖汤时和当归一起用纱布包好,汤色金黄清亮,去年冬天流感肆虐,我连喝三天这个汤,居然奇迹般地没中招,不过要注意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黄芪,不然就像火上浇油。

滋阴润燥"姐妹花":百合、麦冬

这两个可是干燥季节的救星,上次同事咳嗽半个月不好,我给她支招用百合炖雪梨,结果第三天就见效了,麦冬泡茶最方便,抓一小把煮20分钟,喝完嗓子眼像抹了层蜂蜜。

去年中秋我试过自制百合莲子羹,结果翻车了,原来新鲜百合不能直接下锅,必须焯水去掉苦味,现在学聪明了,改用干百合提前泡发,和大米一起煮粥特别绵糯,麦冬搭配玉竹炖瘦肉也绝了,汤头带着淡淡的甘甜,肉都不柴。

健脾祛湿"黄金搭档":茯苓、薏米

湿气重的朋友一定要记住这对CP,茯苓像位温柔的管家,默默帮你运化水湿;薏米就是那个雷厉风行的助手,把多余水分统统赶出去,我试过用茯苓粉蒸馒头,带着淡淡的草木香,比酵母发酵的更松软。

不过要提醒下,薏米性寒,女生经期最好停吃,可以学我妈炒薏米,铁锅小火烘到微黄,煮粥时就不怕伤胃了,上次暴雨天感觉头重脚轻,喝了三天茯苓芡实粥,整个人又清爽起来了。

温阳散寒"暖宝宝":肉桂、干姜

怕冷星人冬天必备!肉桂粉撒在咖啡里特别提神,我更喜欢用它炖牛肉,记得要选"桂皮"而不是真正的肉桂,不然味道会冲鼻子,干姜才是真正懂你的暖男,煮红糖水时加两片,痛经立马缓解一半。

去年冬至跟着奶奶学做姜撞奶,发现个小窍门:必须用新鲜的老姜,擦成茸后静置十分钟再撞牛奶,成功率翻倍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,不然嘴唇起泡别来找我。

理气解郁"开心果":陈皮、玫瑰花

这两个简直是情绪急救包,陈皮不光能化痰,还能给油腻的汤水去腥,我家常年备着新会陈皮,煮鱼汤时放两片,汤立马变得清香不腻,玫瑰花茶泡出来美得像香水,心情差的时候连喝三天,胸中的闷气自然就散了。

上次公司年会暴饮暴食后,我用陈皮山楂煮水喝,没想到这组合这么给力,当天下午胃胀就缓解了,不过新鲜玫瑰可不能直接泡茶,必须用专门的食用玫瑰,某宝上买那种已经处理过的最省心。

说了这么多,其实药膳根本不神秘,我家冰箱现在就放着分装好的药材罐,每次做饭像做实验一样加点料,不过要提醒大家:

  • 孕妇和慢性病患者要咨询医生再吃
  • 同种药材别超量,比如枸杞每天15克足够
  • 相克食材要注意,比如人参别和萝卜同吃
  • 新鲜药材处理要得当,该泡的泡该切的切

现在我终于理解为什么广东人吃饭喜欢加料了,上次去潮汕朋友家,看她往冬瓜汤里加石斛,在羊肉火锅里放草果,才惊觉药膳早就融入日常生活,与其花大价钱去养生馆,不如从今天开始,给自己和家人煮碗温暖的药膳汤吧!毕竟最好的养生,就藏在一日三餐的烟火气里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