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开的中药僵蚕到底有没有炒过?药师亲测告诉你真相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医生,这僵蚕是生的还是炒过的啊?"上周我去中医院抓药时,盯着药单上"炒僵蚕"三个字突然冒出这个疑问,相信很多吃过中药的朋友都和我一样,面对药房那一堆黑乎乎、硬邦邦的药材,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生用哪些是炒过的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医院中药房里那些"神龙见首不见尾"的炮制秘密。

先搞明白啥是僵蚕 老中医常说"虫类药材最考验炮制功夫",这僵蚕就是典型代表,它就是感染白僵菌死掉的蚕宝宝,经过特殊处理后变成的中药材,别小看这灰白色的小虫子,在中药里可是治疗惊风抽搐、咽喉肿痛的高手,《本草纲目》里还特别记载它能"祛风化痰,散结解毒"。

炒与不炒天差地别 我特意请教了省中医院炮制室的老师傅,才知道这里面门道大了,生僵蚕就像个脾气暴躁的小伙子,药性猛烈容易刺激喉咙,必须用文火慢慢煨炒,炒过的僵蚕表面会泛起焦黄色,像裹了层琥珀外衣,不仅腥味少了大半,药效也更温和,老师傅边说边给我看刚炒好的僵蚕,果然比药房卖的蓬松许多,拿手指一碾就碎。

医院药房里的"潜规则" 跑了三家三甲医院后,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三甲医院的僵蚕基本都是炒过的,但包装上从不写"炒"字,药房大姐悄悄告诉我:"现在都是机器炒,哪还像以前用铁锅手炒,不过我们严格按照药典规定,该炒的绝不会生用。"倒是些小诊所开的药,经常能看见泛着油光的生僵蚕,看得人心里直打鼓。

自检三招辨炒制

  1. 看颜色:炒过的偏黄棕色,生的发灰白
  2. 闻气味:炒制后有股类似炒芝麻的焦香
  3. 试硬度:生僵蚕像小石子,炒过的一捏就碎 上次在社区医院抓的药,我特地用这三招检验,发现确实有一半没炒透,后来找医生理论才给换了新批次。

特殊需求要喊"话" 老中医开方时有个暗语系统,如果想用生僵蚕,会在药名后标注"生用",有次我故意问医生:"这僵蚕不会没炒吧?"医生秒懂,马上在电脑上改备注,所以说咱们看病时千万要问清楚,别怕当"问题患者"。

药店vs医院大比拼 跑了十几家药店发现,连锁药店的僵蚕基本都是标准化炒制,机器上还贴着"智能炒药机"的标签,反倒是某些老字号药店端出"古法炮制"的招牌,老师傅守着铜锅现场炒制,最离谱的是网购的"九制僵蚕",包装上印着二十八道工序,结果打开全是碎渣渣。

这些病最适合炒僵蚕

  1. 小儿夜啼:炒僵蚕+蝉蜕煮水
  2. 慢性咽炎:配玄参、麦冬泡茶
  3. 面瘫后遗症:研末调蜂蜜外敷 我自己试了用炒僵蚕治落枕,没想到敷了三天真见效,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虫子药孕妇千万不能碰,体虚的人也要慎用。

行业内幕大起底 有次参加药交会,某厂商透露:"医院招标都要看炮制资质,大医院用的基本都是蜜炼级炮制品,倒是些私人诊所为了省钱,会买半成品自己加工。"所以大家看病时,优先选有炮制室的正规医院更靠谱。

最后说个冷知识:优质炒僵蚕泡水后会浮起来,沉底的多半是陈年旧货,下次抓药记得带个透明塑料袋,让药师当面剪开包装验证,毕竟吃进嘴里的东西,多长个心眼总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