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嗓子干痒,刷手机时看到邻居阿姨晒的养生茶里有根须状的东西,一问才知道是中药材生甘草,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咳嗽,奶奶总会去中药铺抓几根"甘草"回来煮水,没想到这土里土气的草根,竟是中医里的"大众情人",今天就带大家重新认识下这个宝藏药材。
说起生甘草,可不是超市里那种切片蜜饯的甘草橄榄能比的,正宗的生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,主产于内蒙古、甘肃等地,老药工常说"十方九草",意思是十个中药方子里九个都会出现甘草,就像炒菜放盐一样不可或缺,不过咱们自己用的话,可别直接啃草根,一般都是切片或切段泡水喝。
这玩意儿最神奇的就是它的"双面性格",既能补气健脾,又能清热解毒,堪称中药界的"万金油",像熬夜后感觉虚火上升,含两片生甘草在嘴里,那股淡淡的甘甜能慢慢把火气压下去,但要是吃多了上火的东西,配上生甘草煮水,又能起到平衡作用,难怪中医叫它"国老"。
最近发现身边人都在玩转甘草搭配,办公室小刘天天保温杯里泡着甘草+金银花,说是对抗雾霾天的神组合,我自己试了几天,原本干痒的喉咙确实舒服不少,还有个养生达人朋友,秋冬季节必喝甘草+枸杞+红枣茶,她说这是"廉价版燕窝",虽然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夸张,但气色看着确实红润。
不过要提醒下,生甘草虽好也不能当茶喝,老中医常嘱咐"甘草不可久服",特别是舌苔厚腻、身体困重的时候更要停一停,就像炒菜盐放多了会齁,甘草用过量反而容易滞气,建议每天用量控制在3-5克,大概两三片薄片的量。
前阵子陪老妈看中医,大夫开的调理脾胃方子里就有生甘草,后来查资料才明白,这草根擅长调和诸药,就像乐队里的指挥,把其他药材的脾气都捋顺了,怪不得古人说"药中国老",确实是中药界的社交达人。
现在药店买的生甘草要注意鉴别,好的切片应该是外皮红棕色、断面黄白色,闻着有股淡淡的豆香,要是颜色发灰或有刺鼻味道,八成是陈年旧货,保存时记得装进密封罐,否则容易吸潮发霉。
最后说个真实经历:同事小王去年流感高烧不退,西药吃完还是咳得厉害,他姥姥寄来个土方子,用生甘草炖梨汤,每天早晚喝一次,没想到三天后咳嗽真缓了不少,当然这只是辅助作用,该看医生还是得去,不过这个案例倒是让我记住了甘草润肺的功效。
这根不起眼的草根,既是厨房里的调味料,又是药柜里的急救兵,但再好的东西也要用对方法,建议大家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现在知道为什么中药铺总飘着股甜甜的气味了吧?下次路过不妨买点正宗的生甘草,体验下这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