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有没有这种体验?每次"大姨妈"来访都像渡劫,疼得直冒冷汗,暖宝宝贴满肚子还是止不住抽搐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调理法,比止痛药管用多了!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经期守护神",都是实打实的天然止痛高手。
中药止痛三剑客
-
当归——妇科圣药不是吹的 这个顶着"当"字名头的药材,可是调经界的扛把子,它就像身体里的疏通工,专门对付血瘀引起的胀痛,记得大学室友每次痛经都泡当归红糖水,喝两天就能明显感觉小腹暖暖的,不过注意哦,当归虽好但不能天天喝,容易上火,生理期前三天喝效果最佳。
-
川芎——头痛克星兼痛经杀手 别被它皱巴巴的样子骗了,这味药堪称"气血疏通机",特别是那种疼得太阳穴突突跳的姐妹,用川芎煮鸡蛋汤特别灵,我表姐以前每次都要靠布洛芬续命,现在坚持每月喝两次川芎汤,连带着手脚冰凉的毛病都好了。
-
白芍——温柔的镇痛剂 这是个脾气温和的选手,特别适合那种隐隐作痛、喜欢蜷着身子的姐妹,药店买的白芍片直接泡茶就行,加点玫瑰花不仅好喝,还能调节情绪,有次我痛经还赶上加班,连续喝了两天白芍茶,居然能正常敲键盘了。
千年古方今犹在 说到中药调理,不得不提经典配方,四物汤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)简直是女性福音,这四味药组合起来就是台精准的"气血平衡仪",我同事坚持每个月喝5天,半年下来连生理期长痘的毛病都改善了,不过新手建议从减半剂量开始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。
还有个懒人必备的泡脚方:艾叶+益母草+生姜,每晚煮一大碗泡脚水,泡到微微出汗,寒气跟着汗毛孔就跑光了,去年冬天我试了这个方法,原本要疼三天的姨妈期,这次两天就收工了。
厨房里的止痛良方 别以为中药都得苦兮兮地煎,很多家常食材就是宝贝,比如家家户户都有的红糖,配上老姜熬成浓稠的酱,每天早上挖一勺冲水喝,我奶奶那辈女人月子必吃这个,现在看起来确实有道理,不过糖尿病姐妹要慎用,可以换成桂圆红枣茶。
最近发现个新宝藏——山楂桂枝红糖汤,把山楂、桂枝、红糖炖成糊状,每天早晚挖两勺,特别适合那种吃完冷饮就疼的姐妹,既能暖胃又能驱寒,上个月闺蜜来我家蹭了半罐,说这个月终于不用请假卧床了。
那些年踩过的坑 刚开始我也迷信过各种偏方,比如生吞蜈蚣粉、喝蟾皮汤,结果差点送急诊,后来才明白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热性体质乱补反而火上浇油,建议大家先去中医院做个体质检测,像我这种手脚冰凉的寒性体质,就适合温补;要是经常长痘便秘的热性体质,就得用凉调方子。
还有千万别把中药当仙丹,我见过有人把益母草当水喝,结果喝出肠胃炎,所有药材都要适量,生理期头三天集中调理,平时注意饮食作息才是王道。
生活小习惯胜过吃药 说个你可能不信的,我认识的中医大夫特别强调保暖,现在年轻人露腰露肚脐,寒气全攒在盆腔里,可以试试自制暖宫贴:粗盐炒热装布袋,敷在肚脐下方,比超市买的化学暖宝宝舒服多了。
运动也是个隐藏大招,瑜伽里的婴儿式、猫式伸展,每天做十分钟特别给子宫做按摩,我坚持三个月后,不仅痛经减轻,连经期不准的毛病都好了,当然啦,剧烈运动反而伤身,快走、八段锦这种轻度运动最合适。
最后提醒各位姐妹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别指望喝两次就根治,像养花一样耐心养护三个月,你会发现"大姨妈"也能变成乖女孩,如果试了这些方法还没改善,千万记得去医院系统检查,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本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