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姨妈期间喝的中药里加了郁金,会不会伤身体啊?""老中医开的方子有郁金,我该不该继续喝?"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个事儿,作为常年混迹药房的养生达人,我发现十有八九的女生对中药成分都有点懵,特别是像郁金这种听着陌生的名字。
其实郁金就像中药界的"多面手",它学名叫Curcuma zedoaria,是姜科植物的块根,在中药房的抽屉里,它经常和当归、川芎这些妇科常客躺在一起,不过别看它长得不起眼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写入《中国药典》的药材,主要功效是活血止痛、行气解郁,对调理月经倒是真有两把刷子。
说到重点了——经期到底能不能喝含郁金的中药?这里要先给大家科普个冷知识:中医开方讲究"动态调整",同一味药在不同阶段作用完全不同,比如同样是活血化瘀的药,月经前喝能预防血瘀,月经期间喝可能加大出血量,关键要看整个方子的配伍,就像炒菜讲究调料比例,单揪着郁金说事反而容易误伤好药。
我认识位三甲医院的中医科主任,她给痛经患者开方时经常会放郁金,她的秘诀是搭配炒白芍、益母草这些"温和派",既能让郁金发挥疏通经络的作用,又能用炙甘草调和药性,有次亲眼见她给不同体质的患者调整药量:气滞血瘀型会多加郁金,寒凝血瘀型就减少用量配上艾叶,所以说中药效果好坏,全在医生的辨证功力。
不过咱们自己在家煲汤药时还是要长点心,如果你发现喝完中药后出现这三个信号:①血量突然增多像开水龙头 ②血块变得特别大块 ③肚子疼得直冒冷汗,这时候就要立即停药找医生,尤其是本身月经量就偏多的姐妹,含有郁金、桃仁这类活血药的方子最好避开经期服用。
记得去年有个粉丝跟我吐槽,说她在网上买了个"调经神方",结果喝了三天血量暴增,我让她把方子拍照发来一看,好家伙,郁金配着红花、三棱这些猛药,剂量还加倍,这就是典型的"网络偏方"坑人案例!中药材讲究君臣佐使,网上抄来的方子很可能破坏配伍平衡。
现在教大家三个鉴别小技巧:①看药方里有没有补气养血的党参、熟地来缓冲药性 ②闻汤药气味是否过于浓烈刺鼻(过度炮制可能伤药效) ③观察喝完后身体反应是否舒适,如果拿不准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专门问诊时录音,回家慢慢回放医生讲解的用药时机。
最后说个实在话:与其纠结某味药能不能吃,不如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信号,比如平时手脚冰凉的姐妹,经期喝含郁金的药时要特别注意保温;容易上火的长痘体质,可以主动告诉医生调整清热药的比例,记住咱们的身体最诚实,任何不适都是身体在给你递小纸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