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凉血的中药有哪些?这5味堪称热血杀手,懂行人都在悄悄用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最近总熬夜看球赛,火锅配冰啤连轴转,脸上突然爆了一片红痘,喉咙还隐隐作痛,老中医爷爷说这是"血热上头",开了副中药让我调理,没想到喝了三天,火气真的消下去了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"降温止血"的中药界冷面杀手,都是实打实的凉血高手。

生地黄:凉血界的"灭火器" 这味药在中药房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叫"鲜生地",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带着股天然凉意,别看它长得灰扑扑的,对付血热引起的吐血、流鼻血特别管用,记得去年邻居家小孩高烧不退,鼻血流得止不住,老中医就是拿它煮水喝下才压住火势,不过要提醒一句,脾胃虚寒的朋友可得悠着点,这药性寒得像冬天的冰块,空腹喝准闹肚子。

牡丹皮:妇科圣手的"降温法宝" 别被"牡丹"二字骗了,这可不是摆着看的观赏品,中药铺里灰褐色的丹皮,专治女人经期的血热崩漏,我表姐每次"大姨妈"提前十天半月,量多得像开闸放水,老中医就让她用丹皮配乌鸡白凤丸,现在她包里常年备着丹皮粉,说是比西药止血药还管用,但这味药孕妇可碰不得,就像给火堆浇油般危险。

赤芍药:关节红肿的"冷敷贴" 如果说生地是灭火器,那赤芍就是专门对着关节炎症喷的冷却剂,前阵子老爸痛风发作,脚趾肿得发亮,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赤芍,这药材看着普通,泡酒擦患处倒是真见效,涂上去凉飕飕的,第二天肿痛就消了大半,不过要避开铁器熬药,据说会降低药效,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总有道理。

紫草:皮肤科医生的"秘密武器" 年轻人爱长的痤疮、湿疹,还有小孩子尿布疹,抹什么药膏都不如紫草油来得快,这黑乎乎的草根磨成油,往皮肤上一涂,立马感觉火烧火燎的痒感减轻了,我们办公室小王后背长满红疙瘩,天天拿紫草泡茶喝,半个月就褪得七七八八,但要特别注意,体质虚寒的人喝多了会拉肚子,这药性简直比苦瓜还寒。

玄参:嗓子冒烟的"清凉含片" 教师、主播这些靠嗓子吃饭的职业,抽屉里肯定藏着玄参,这黑溜溜的根块治咽喉肿痛是一绝,上次我直播连肝五小时,喉咙肿得说不出话,含了片玄参就像吃了薄荷糖,清凉感直冲天灵盖,不过这味药最有意思的是,配上萝卜籽能通便,搭着麦冬就润肺,堪称百搭凉血小能手。

说了这么多凉血中药,其实最要紧的是对症用药,就像灭火要看哪里着火,同样是血热,有人表现在皮肤长痘,有人却是牙龈出血,吃的药完全不一样,建议大家别自己当神农氏,最好找中医师望闻问切,毕竟这些凉药虽好,但喝错了反而伤身,好比夏天猛吃冰棍虽然痛快,肠胃却受不了不是?

对了,这些凉血药大多性寒,服用时切记三个"不":不空腹喝、不长期服、不随意加量,就像吃辣椒上火要少吃,吃凉药败火也得见好就收,要是能把这几味药搭配着做成药膳,比如生地排骨汤、玄参雪梨羹,既饱口福又养生,这才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呢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