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呦喂!这肚子胀得像个气球人,腰带都扣不上了!"昨天闺蜜小芳捂着肚子来找我,脸色发青直冒冷汗,看着她瘫在沙发上翻来覆去的样子,我突然想起奶奶教过的消胀气古方,没想到煮了半碗褐色药汤给她灌下去,不到半小时就听见"咕噜咕噜"放屁声,这丫头立马活蹦乱跳喊着要吃火锅。
要说这个胀气毛病,现代人十有八九都经历过,吃饱饭撑着、喝冷饮受凉、熬夜加班焦虑,甚至莫名其妙就感觉肚子里有股气乱窜,市面上那些消胀片治标不治本,今天我要公开的可是祖辈传下来的真方子,配上食疗调理法,让你从此告别"大腹翁"称号!
【专克胀气的三味黄金组合】 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盖的!这三味药在菜市场中药摊都能买到:
- 炒山楂15克(开胃消食第一名)
- 陈皮10克(理气化痰高手)
- 炒麦芽20克(化解米面食积)
做法超简单:把药材洗净后加两碗水煮沸,转小火煎15分钟,滤出药汁再加水煮一次,混合两次药液早晚温服,亲测喝完肚子"咕咚咕咚"叫,不出半小时就要找厕所——别慌,这正是浊气排出的好现象!
记得去年春节,表弟贪嘴吃了8个糯米糍,半夜胀得在床上打滚,我用这个方法给他煮了半碗,喝完没到20分钟就听到惊天动地的屁声,第二天照常活蹦乱跳拜年去了,不过孕妇和哺乳期姐妹慎用,小孩减半量就行。
【藏在厨房里的天然消胀剂】 光吃药可不够,咱们日常吃的食材里就有消胀高手: ▶ 白萝卜炖排骨:带皮萝卜切块+蜜枣3颗+陈皮丝,炖出的汤水清甜还能通气 ▶ 焦米茶:锅烧热关火,大米炒至焦黄煮水,对付积食胀气特别灵 ▶ 苹果醋饮:1勺原浆苹果醋+温水+蜂蜜,饭前喝激活消化酶
上个月公司年会,同事小李啃了半只烤羊腿,晚上胀得直坐沙发,我让他冲了杯焦米茶,配合顺时针揉肚子,半小时后这哥们居然又能下楼买夜宵了!
【按这两个穴位胜过吃健胃消食片】 有时候胀气来得急,来不及煎药怎么办?记住身上自带的消胀开关: ❶ 足三里穴: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4指,用拇指按压3分钟,胃动力马上提升 ❷ 内关穴:手腕横纹上3指处,两筋之间,按揉能缓解恶心反酸
上周出差路上遇见邻座大叔不停打嗝,整个机舱都弥漫着尴尬气息,我悄悄教他按内关穴,没想到降落时他居然塞给我一包牛肉干表示感谢!
【防胀气的生活细节比吃药更重要】 很多慢性胀气都是自己"作"出来的: ✓ 吃饭别当"低头族",每口咀嚼15次再咽 ✓ 饭后别立刻躺沙发,靠墙站15分钟助消化 ✓ 冰可乐配火锅虽爽,但冷热混吃最伤脾胃 ✓ 压力大时别硬扛,备点佛手柑茶疏肝理气
我邻居张阿姨就是典型例子,以前总抱怨"喝水都胀肚",后来调整饮食习惯,晚饭只吃七分饱,配合每天敲带脉200下(腰两侧肥肉多的地方),半年下来连皮带裤都松了两扣!
最后提醒各位:偶尔胀气试试这些方法挺管用,但要是长期反复胀气、体重下降,千万要去查胃镜!毕竟健康无小事,咱们调理身体也要讲科学,平时备点陈皮山楂在办公室,胀气初起时煮杯茶,可比吃西药片安心多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