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皮肤病,真是各有各的折腾,有人被湿疹折磨得整宿挠痒,有人被牛皮癣搞得不敢穿短袖,还有人满脸痘痘自卑到不敢抬头,这些年我走访了不少老中医,发现他们治疗皮肤病的法子特别实在——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高科技,几味草药搭配着,反倒把困扰多年的皮肉苦给解决了。
皮肤病不是表面功夫 很多老乡觉得皮肤痒就抹点药膏,其实这跟头疼医头没啥两样,中医看皮肤病讲究"透邪外出",就像家里潮湿长霉斑,光擦掉霉点没用,得先把潮气赶走,去年我二舅妈胳膊上起红疹子,医院说是过敏性皮炎,激素药膏越抹越薄,后来镇上王大夫给开了副祛湿凉血的方子,喝着苦兮兮的中药汤,倒把反复半年的红疹子压下去了。
厨房里就有治病良方 别小看灶台上的那些调料,治皮肤病大有用处,好比说花椒,别看它麻麻辣辣的,煮水擦洗能止痒杀菌,我邻居小孩满身痱子,奶奶就用花椒水煮毛巾给孩子擦身子,三天就不冒红点了,还有家家都有的绿豆,熬汤喝着败火,外敷能退肿消炎,被蚊子咬了包抹点绿豆泥,比花露水还管用。
山野里的天然药库 清明时节去采艾草,老辈人说这是"医草",新鲜艾叶捣烂敷在湿疹处,那股子清香沁进皮肤里,痒意立马消了大半,马齿苋更是个宝贝,田间地头随手拔一把,开水焯过拌糖醋,既是野味小菜,又能治瘊子疣子,有次我表弟脚底长跖疣,用马齿苋汁泡了半个月,硬茧自己就脱了层皮。
古方今用的神奇效果 《黄帝内经》里记着的消风散,防风、蝉蜕、荆芥这几味药配着,专治风疹块,我同事每到换季就浑身起风团,西医说是荨麻疹,吃抗过敏药只能顶半天,后来抓了七副消风散煎服,现在春秋交替时居然不再发痒了,还有女性常见的带状疱疹,龙胆泻肝汤加减方,利湿热又清肝胆,比西药止痛片治标更治本。
内外兼治有讲究 治皮肤病光靠吃可不够,外洗药浴才是绝活,苦参、黄柏、地肤子这三剑客,煮一大锅药汤泡澡,对付疥疮体癣特别见效,记得泡药浴要用温水,太烫反而伤皮肤,洗完后擦干抹上层薄薄的凡士林,能把药效锁在皮肤里,有个修车师傅满身汗斑,每天午休时间在车库角落泡药澡,半月工夫褐色斑块淡得看不见了。
吃出来的健康肌肤 得了皮肤病更要管住嘴,羊肉海鲜这些发物千万碰不得,倒是该多吃些清热凉血的食材,莲藕炖排骨、冬瓜薏米汤,既养脾胃又助排毒,我认识的快递小哥满脸痤疮,戒了烧烤啤酒,改喝蒲公英茶,三个月下来脸干净得连痘印都没留。
慢病要守得住心 中药调理最怕半途而废,有个退休教师患慢性湿疹八年,跑遍大医院没治好,后来老老实实吃中药,每周五副雷打不动,配合药浴熏蒸,整整调理一年,现在双手终于不再裂口渗血,所以说急病找西医,慢病靠中医,真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偏方虽好莫乱试 前阵子网上疯传大蒜擦牛皮癣,结果有人擦得皮肤溃烂,咱们用中药也得讲科学,剂量配伍要听大夫的,就像做菜放调料,当归放多了腻得慌,甘草过量会浮肿,去年张大哥自己采何首乌泡酒,喝了半个月肝指数飙升,这就是不懂炮制减毒的教训。
季节交替防护指南 春秋季最要提防皮肤闹脾气,清明前用艾叶苍术熏屋子,端午挂藿香佩兰香囊,重阳节采菊花晒枕芯,这些老习俗里藏着养生智慧,记得随身备个小布包,装点薄荷脑和青黛粉,皮肤突然发痒时调点香油抹抹,比激素药膏安全得多。
最后的贴心话 治皮肤病就像培育花苗,急不得躁不得,那些古方验方都是几代人验证过的,关键要对症施策,建议大家找个靠谱的中医师,把脉看舌苔辨体质,该祛湿的祛湿,需凉血的凉血,记住吃药忌生冷辛辣,外用药现配现用,坚持个把月,你会发现皮肤真的会说话——它变得细腻光滑,是在谢谢你的精心照料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