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熬夜加班,头发一把把掉,脸色蜡黄像枯萎的月季花,闺蜜看我憔悴样,甩来个古早药方说:"试试这个,比你喝十杯奶茶都管用!"打开一看好家伙,整整十七味中药,熬出来黑乎乎一碗,没想到连喝两周,同事居然问我是不是偷偷打了水光针?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神奇的中药配方里都藏了哪些宝贝——
【第一层养生buff:补气活血组】 头牌当属东北老山参,切成薄片泡水喝,瞬间觉得丹田有股热气往上窜,配上甘肃黄芪,这俩可是黄金搭档,特别适合整天搬砖的社畜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每天用黄芪煮水当茶饮,硬是扛过了办公室连环咳嗽攻击。
川芎这味药可有意思了,闻着像防空洞里的霉味,却是痛经女孩的救星,每次姨妈造访前三天,抓点川芎炖鸡汤,那酸爽...咳,是通畅感,比喝红糖水管用多了,不过孕妇千万别碰,这货活血化瘀太猛,容易踢到铁板。
【第二层防护罩:滋阴润燥队】 浙江的铁皮石斛现在真是抢手货,药店老板说都是些叔叔阿姨买来降三高,我倒是看中它解救熬夜脸的功能,配合新疆枸杞子泡茶,喝完第二天嘴角不起皮,眼底血丝都淡了,对了,宁夏的红枸杞确实比外地甜,泡水后浮在表面的都是好货。
说到滋阴怎能少得了安徽亳州的制首乌?以前染发成瘾的时候把头发糟蹋得鸟窝似的,后来老中医给开了首乌黑芝麻丸,坚持吃了三个月,头顶终于冒出些羞涩的小绒毛,不过生首乌有毒,千万要选炮制过的。
【第三层保护网:健脾祛湿团】 广东朋友笑我们北方人不懂祛湿,直到他们安利了云南茯苓,这白花花的块状物煮粥最妙,尤其适合雨季浑身黏糊糊的时候,有次出差去长沙狂吃臭豆腐,回来舌苔厚得像抹了浆糊,赶紧抓了点芡实煮汤,两天就把体内的湿气赶跑了大半。
贵州的白术片是我妈的心头好,说她年轻时湿气重,天天用白术泡脚,现在我也跟着学,睡前煮壶白术水兑热水泡脚,泡完脚底板发热,睡眠质量都提高了,不过这味儿实在冲,每次都得憋气倒水。
【第四层防御线:护肝明目组】 电脑盯久了眼睛干涩?安徽滁菊来救场!菊花茶里加两粒决明子,咕嘟咕嘟喝下去,眼前立马清明许多,上次直播通宵赶脚本,眼皮打架时猛灌几口,居然撑到下播没瞎眼。
还有位隐藏高手叫五味子,长得跟迷你版苦瓜似的,老中医教我拿它泡酒,说是抗疲劳神器,不过我偷摸换成白酒泡了半个月,每晚喝一小盅,第二天精神确实抖擞,就是打嗝都是酒香味儿,上班得捂着嘴。
【第五层能量核:补肾固本军】 陕西杜仲号称"植物黄金",泡酒煲汤都行,有阵子腰酸得直不起来,抓了几块炖猪腰,吃完当天就感觉后腰暖暖的,不过这味道嘛...建议搭配辣椒爆炒,不然寡淡得难以下咽。
河南怀山药可是我的厨房常客,蒸着吃绵密香甜,煮粥能增加浓稠度,自从学会用它代替主食,体重秤数字肉眼可见往下掉,重点是饿得没那么快,隔壁王奶奶还说这是天然健脾胃的宝贝。
【第六层养生彩蛋:芳香化瘀派】 四川产的川贝母磨粉兑蜂蜜,咳嗽痰多的时候含一勺,嗓子眼像被温泉水滋润过,不过假货太多,得盯着"松潘"产地标识买才靠谱。
压轴出场的是云南三七粉,这玩意儿止血效果堪比创可贴,上次切菜划破手指,撒了点三七粉裹纱布,血止得比电视剧急救还快,现在家里备着当万能药,跌打损伤都能蹭点。
这十七味中药各有脾气,想驾驭它们可得讲究门道,比如人参忌铁器,煎药要用砂锅;当归炖鸡别放酱油,否则苦得皱眉;何首乌千万不能生吃,必须九蒸九晒才安全,建议大家先找老中医把脉,别自己乱开方子,毕竟咱们追求的是养生不是伤身,您说是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