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闷热潮湿,总觉得身体像裹了层保鲜膜?早上起床舌头腻腻的,脸上油光发亮,马桶冲完总沾着些尴尬痕迹...老祖宗说的"湿热缠身"八成就是说的这种状态!别急着吃西药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祛湿法宝可灵着呢!今天就给大家盘盘那些年试过最有效的祛湿中药,看完这篇闭眼入准没错!
【一、藏在厨房里的祛湿高手】
-
茯苓:祛湿界"老江湖" 这个长得像土豆片的玩意儿可别小瞧,药店5块钱能买一大包,它就像身体里的"除湿机",特别适合头脸油腻、小便不利的人,最简单的用法是煮粥时丢几片,嫌麻烦的话直接泡水喝,加点蜂蜜就是祛湿养生茶,不过阴虚口干的朋友要少喝,不然嘴唇更容易起皮哦!
-
薏米:水肿克星的两面派 超市里灰扑扑的薏米其实是祛湿界的隐藏大佬!炒过的薏米(药房叫麸炒薏苡仁)健脾效果翻倍,生薏米则偏重清热,我最喜欢用它搭配赤小豆煮"消肿双侠汤",头天晚上泡好,第二天上班前扔进电饭锅,午休就能喝到绵糯清甜的祛湿羹,注意孕妇要绕道走,它利水太猛伤胎气。
-
五指毛桃:广东人私藏的祛湿密码 第一次见这货真以为是桃子亲戚,其实是桑科植物的根,它最妙在既能祛湿又不寒凉,特别适合虚不受补的体质,周末炖个鸡汤,放两截五指毛桃,再加点红枣枸杞,香气能飘三条街,办公室一族可以用它煮水当茶喝,电脑前久坐也不担心伤胃。
【二、菜市场能买到的祛湿奇兵】 4. 荷叶:大冤种变身祛暑神器 夏天买莲藕时顺来的荷叶别扔!晒干后就是天然减肥茶,抓两片撕碎煮水,水开后焖五分钟,午饭后喝最能刮油,记得选太阳晒干的青荷叶,那种暗黄色的陈年货效果要打折扣,不过体寒痛经的姐妹要少喝,经期千万别碰。
-
玉米须:被扔掉的黄金祛湿料 煮玉米时揪几根须须扔进锅里,原本甜腻的玉米汤立马变得清爽,这玩意利尿效果惊人,喝完半小时就想跑厕所,建议搭配冬瓜皮一起煮,专治下雨天腿脚浮肿,不过尿频尿急的朋友悠着点,别把自己变成"水龙头"。
-
白扁豆:脾虚星人的救命仙豆 这种扁扁的豆子简直是脾虚救星!炒熟后碾碎煮粥,对付没胃口、便溏有奇效,我家常年备着炒白扁豆粉,早上来不及做饭就冲一杯,比奶茶健康多了,但要提醒的是,它偏温性,舌苔黄腻的湿热重症患者要配着绿豆一起吃。
【三、药店断货王的秘密武器】 7. 溪黄草:岭南人的祛湿宝贝 第一次听说这草是在同事桌上,那杯墨绿色的凉茶苦得让人龇牙,但它对付咽喉肿痛、长痘湿疹确实厉害,特别是经常熬夜的打工人,每周喝两次能明显感觉喉咙清爽,不过这货性寒,要搭配生姜片煮才行,空肚子喝小心胃抽筋。
-
土茯苓:痛风患者的福音 关节肿得像馒头?试试这个带"土"字的草根,它排尿酸的效果堪比药物,但完全没有副作用,我们小区王叔痛风发作就靠它煮水泡脚,配合喝鲫鱼汤,现在都能跳广场舞了,不过这味药味道极怪,煮汤时要加足料酒和胡椒才能压住腥味。
-
绵茵陈:黄疸退散的绿色卫士 春天路边采的野蒿别浪费!清明前后的绵茵陈最鲜嫩,摘回来晒干就是护肝利器,小孩黄疸、大人眼睛发黄,拿它煮鲫鱼汤最灵验,不过这货挑时间,过了五月就药效大减,而且花粉过敏者要小心,煮的时候多冲洗几遍。
【四、祛湿避坑指南】
-
别盲目跟风喝"网红祛湿茶" 某宝上那些成分不明的茶包要警惕!去年我就踩雷买了款"二十八味祛湿茶",结果喝得整夜跑厕所,后来才知道里面有大黄番泻叶这些猛药。
-
祛湿≠拼命拉肚子 很多人以为祛湿就要泻肚,其实真正有效的祛湿是从小便排出,如果喝了某个方子天天腹泻,赶紧停!这是在耗伤正气。
-
舌诊比百度靠谱 别动不动就给自己扣湿热帽子,伸出舌头看看:舌苔黄腻才是湿热,白厚则是寒湿,搞错方向越祛越糟,寒湿体质喝凉茶等于雪上加霜。
-
祛湿要打持久战 别指望喝两天汤药就根治,湿气就像房贷——每月还点才能见效,建议连续调理28天,配合适度运动,你会发现以前穿不上的牛仔裤突然变松了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南方人祛湿爱放瑶柱,北方人喜欢搭花椒,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要看体质,实在拿不准怎么搭配,就去中医院花10块钱挂个号,让大夫把把脉,可比自己瞎琢磨强百倍!记住祛湿不是吃药越多越好,找到适合自己的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