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传增高方!中医妈妈公开孩子猛长期食谱,转骨期吃出大长腿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闺女初一量身高才1米52,眼瞅着班里姑娘都窜个儿,我这心啊天天揪着。"上周末闺蜜聚会时,好友李姐突然掏出手机,屏幕上是她女儿的体检报告单,作为三代中医世家的媳妇,我翻着报告单笑道:"你这当妈的太焦虑了,当年你公公给我开的转骨方子,可是让咱娃三个月长了4厘米呢!"

要说这促进发育的中药方子,可真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,去年春天带儿子回婆婆家,正赶上表弟家小子喝"春季助长汤",那锅里炖着羊骨、山药、黑豆,飘着淡淡药香,婆婆说这方子是曾祖父行医时给富商子弟开的,关键就在三味主药:黄芪补气托毒,像给小树苗撑把遮阳伞;淮山药健脾益肾,好比给土壤施底肥;再配上茯苓利水渗湿,让孩子身体不淤堵。

不过真正让我开窍的,是去年暑假陪读时认识的陈大夫,他诊所墙上挂着"小儿生长七要诀",其中药膳食谱栏里赫然写着:转骨期(10-16岁)要抓住春天尾巴和秋初时节,他教了我个懒人方子——生长贴膏,把当归、党参、枸杞磨成粉,混着蜂蜜调成膏状,每天早晨给孩子抹面包上,我家小子嫌麻烦,我就把粉末撒在酸奶里,连哄带骗喝了两个月,开学量身高居然从158窜到163!

这里头的门道可大了,中医讲究"肾主骨生髓",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,杜仲、续断这些补肾强骨的药材最基础,但光补钙不行,脾胃得像运输车,所以四神汤里的茯苓、芡实特别重要,我试过把炒过的黑芝麻、核桃仁碾碎,掺在小米粥里,既香浓又能补肝肾,有次儿子体育课摔伤,老师傅还加了骨碎补和自然铜,说是"跌打损伤还能顺便长个儿"。

最有意思的是配伍比例,有年亲戚从东北带来野山参,婆婆赶紧切片泡酒,结果孩子喝完燥得流鼻血,这才记住:人参虽好,10岁以下每天不能超3克,后来改成西洋参片煮水,再加麦冬、五味子平衡,就温和多了,就像炒菜放调料,得讲究个君臣佐使。

实践出真知啊!去年给儿子调理时,我发现他总喊没胃口,老师傅一点拨才明白:饭前喝山楂麦芽水开胃,比吃健胃消食片管用,有阵子他总说腿抽筋,赶紧把牡蛎壳磨粉拌在饺子馅里,钙质吸收率立马上去了,这些小窍门都是试出来的,就像玩拼图,得找到最适合自家孩子的那块。

当然也不是越贵越好,有次买了所谓的"增高神草"铁皮石斛,结果孩子拉肚子,后来才知道新鲜石斛要后下锅,干品得先用黄酒浸润,现在我家常年备着炒白术,便宜又管用,煮鸡汤时丢几片,既能去腥又能健脾胃。

最近发现个新大陆——药浴泡脚,艾叶、伸筋草、透骨草各抓一把,每周煮两次,儿子边泡边看书,说像做足疗spa,泡完脚心发热,睡觉特别沉,有次体育老师还夸他跳远进步明显,说不定真跟筋络疏通有关?

不过咱们当妈的也得清醒,药膳只是辅助,记得让姐们家孩子光喝中药不动,体重倒是涨了不少,现在我和儿子约定:每天跳绳1500个雷打不动,周末打羽毛球两小时,饮食上荤素三七开,牛肉、鱼虾轮换着来,水果吃到拳头大的量就停。

前几天学校体检,儿子拿着体检单蹦跶进来:"妈你看!坐火箭啦!"我瞄了眼数据:半年长了7公分,体重却控制得很好,看着他柜子里偷偷藏起来的中药粉剂,还有鞋柜里换下来的小码运动鞋,突然觉得这半年熬的那些药膳、追着喂的钙片、球场边的等候都值了。

【小贴士】文中所述药方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不同体质用量有别,建议每年春季(3-5月)和秋初(9-10月)进行生长干预,配合摸高跳、游泳等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