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肚子胀、胃口差,去医院一查说是"脾炎",开了不少西药却还是反反复复?其实咱们老祖宗的中药调理思路,对付这种慢性病反而有独到之处,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掰扯脾炎那些事儿,再分享几个老中医压箱底的调理方子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!
脾炎到底是个啥?说白了就是脾脏在"闹脾气"
很多人一听"脾炎"就以为是脾脏着火了,其实在中医眼里,这更像是脾胃功能失调引发的"罢工",通俗点说,就是脾这个"后勤部长"没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了,导致身体出现食欲不振、疲倦乏力、大便不成形这些典型症状,西医说的脾肿大、慢性胃炎,很多都跟中医讲的脾虚湿热有关。
我邻居王阿姨就是典型例子,去年连续三个月口苦口臭,吃啥都腹胀,去医院做了胃镜说是慢性胃炎,吃了奥美拉唑好一阵子又犯,后来找到我们这有名的张大夫,开了15副中药,现在天天跟朋友炫耀"吃饭香得很"。
老中医最爱用的5味健脾中药,便宜又管用
白术:脾虚水肿的"烘干机"
别小看这味长得像生姜的药材,它可是健脾祛湿的高手,特别是那种舌苔白腻、早上起来脸肿的人,用白术煮水喝特别灵,张大夫有个经典方子:白术15克+茯苓10克+鲫鱼炖汤,每周喝两次,连着喝一个月,整个人都轻快不少。
茯苓:脾湿体质的"清洁工"
要是总觉得脑袋昏沉、小便发黄,多半体内有湿热,这时候就得请出茯苓这位"除湿达人",记得要选那种带松根的茯神,效果更佳,我妈以前失眠多梦,用茯苓粉掺在小米粥里喝了半个月,睡眠居然改善了。
山药:脾胃虚弱的"修复膏"
说到养脾,怎能少得了山药?但可不是超市里那种脆山药,得选铁棍山药才够劲,新鲜山药切段蒸熟,每天当零食吃两三段,坚持一个月,你会发现大便成型了,肚子也不咕噜响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便秘人士少吃,容易上火。
甘草:调和脾胃的"和事佬"
别小看这味常见的中药材,它可是能把所有药性拧成一股绳的关键,特别是那种吃药后胃疼的人,在药方里加3克甘草就能缓解,但注意别长期单喝甘草水,容易血压升高。
黄芪:气虚体弱的"充电宝"
整天累得不行、说话都没力气的朋友,八成是气虚型脾炎,这时候就用黄芪15克+红枣5颗煮水,早饭前喝效果最好,我同事之前爬三楼都喘,喝了两个月现在能跟我去爬山了。
脾炎调理避坑指南,这些雷区千万别踩!
- 忌寒凉水果:刚从冰箱拿出来的西瓜、梨子,这时候吃无异于给脾脏浇冷水
- 远离油腻夜宵:晚上10点后还撸串喝酒,脾脏加班也会累崩溃
- 别乱吃补品:人参、阿胶这些大补之物,脾虚的人消化不了反而加重负担
- 拒绝熬夜伤脾:凌晨1点还不睡觉,相当于让脾脏带病上夜班
脾炎患者的救命食谱,照着吃准没错
早餐推荐:山药小米南瓜粥
铁棍山药半根+小米30克+南瓜100克,全部搅成糊状煮15分钟,特别适合早起没食欲的人,喝完胃里暖乎乎的。
午餐必备:四神猪肚汤
茯苓、芡实、莲子、山药各15克,塞进洗净的猪肚里炖2小时,这汤看着清淡,却是调理脾炎的王牌组合,我老爸喝了三周,多年的老胃病都没再犯。
晚餐宜食:陈皮红豆薏米饭
炒过的薏米30克+红小豆20克+大米50克,再加3克陈皮碎,注意薏米一定要炒过,不然寒性太重反而伤脾。
真实案例:看看别人是怎么治好脾炎的
我朋友小林去年查出脾肿大,西医说可能要手术,后来找到退休的老院长调理,就开了三味药:党参15克、白术10克、砂仁6克,每天早晚煎服,配合每天晚上泡脚,三个月后再检查,脾肿竟然消下去了,现在他养成了个习惯,随身带着装中药颗粒的小瓶子,不舒服就冲一包。
说到底,脾炎不是绝症,但确实需要耐心调理,记住这几个原则:饮食上要温暖清淡,作息上要早睡早起,情绪上少生气多笑笑,中药调理就像春雨润物,可能不会立竿见影,但坚持半年,你会发现整个人都换了个样!要是急着见效天天换方子,那才是真把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