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越来越干了,早上起来嗓子干得像吞了砂纸,鼻子里总感觉有团火在烧,刷手机时看到有人说"秋燥猛于虎",吓得我赶紧翻出奶奶留下的中药笔记,原来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准备了天然"加湿器"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专治秋燥的中药高手!
秋燥来袭先别慌,认清症状再下手
很多朋友分不清自己是上火还是真秋燥,如果感觉喉咙干痒、嘴唇起皮、鼻孔出血、皮肤脱屑,喝多少水都不解渴,这才是典型的"燥邪入侵",要是还伴有口腔溃疡、便秘,那就是火气加持的"燥热套餐"了,这时候与其狂灌凉茶,不如试试这些温和调理的中药。
润肺界的四大天王
-
麦冬——滋阴润肺的"补水达人" 这味白白胖胖的药材可是药店里的常客,记得去年雾霾天,我妈天天用麦冬+陈皮煮水,说能润喉化痰,其实它最擅长对付干咳无痰的情况,像教师、主播这类用嗓过度的职业,随身带点麦冬当茶喝准没错,不过腹泻体质的朋友要少吃,它润肠通便的效果也挺猛。
-
玉竹——养颜祛燥的甜蜜担当 第一次喝玉竹汤就被惊艳到了,清甜的口感完全不像个良药,这玩意儿既能炖鸡汤补气血,又能泡茶改善皮肤干燥,特别推荐给爱熬夜的姐妹,脸上爆皮敷再多面膜都没用,不如每天抓几片玉竹煮水,从内而外滋润起来。
-
百合——安神润肺的睡前伴侣 都说兰州百合甲天下,可不是徒有虚名,新鲜百合蒸着吃能治失眠,干百合煮粥最养胃阴,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奶奶就煮过百合雪梨汤,全家人喝得嗓子眼都舒服了,不过鲜百合有点寒性,脾胃虚寒的要少吃,晒干的就温和多了。
-
川贝母——止咳界的实力派 别看它长得像缩小版大蒜头,对付顽固干咳可有大本事,记得小时候咳嗽半个月不好,中医开的川贝炖雪梨偏方,蒸出来甜甜的像吃甜品,现在药店还有川贝粉卖,兑蜂蜜水喝更方便,不过这玩意儿贵着呢,非得久咳不愈才值得动用。
去火战队的四员猛将
-
金银花——清热解毒的性价比之王 要说哪味中药最亲民,非金银花莫属,我家常年备着两大罐,夏天煮酸梅汤放一把,秋天兑菊花枸杞茶,它最厉害的是既能散风热又能解血毒,长痘、咽喉肿痛的时候喝最合适,不过别长期当茶喝,每天不超过15克,毕竟太寒凉伤胃。
-
胖大海——教师行业的生存法宝 嗓子疼到说不出话?扔两颗胖大海进去,看着它慢慢绽开成毛绒绒的小球,喝两口立马觉得喉咙被温柔包裹,但这玩意只能救急,长期喝反而伤阴,我现在都是配着麦冬、甘草一起泡,中和寒性还能增强润喉效果。
-
淡竹叶——心烦尿黄的灭火先锋 这名字听着就像清凉小能手,果然专治心火旺,上班族压力大、熬夜多,小便发黄时煮点淡竹叶水,加点冰糖调味,喝完整个人都舒坦了,它还能搭配荷叶减肥,不过孕妇千万别碰,利尿作用太明显。
-
芦根——消渴止呕的百搭选手 芦苇根晒干后就是中药铺里的芦根,看着不起眼却是万能配角,感冒发烧时和姜汁煮水发汗,酒后头痛用来解酒,连孕吐都能缓解,最妙的是它能生津止渴,比含糖润喉片健康多了,糖尿病人也能放心用。
中药搭配有诀窍,这样吃效果翻倍
单枪匹马不如组合出击,分享几个私藏配方:
- 经典润燥饮:麦冬10g+玉竹8g+罗汉果半颗,煮出的水甘甜清润,特别适合空调房久坐的办公族。
- 熬夜急救茶:金银花5g+贡菊3朵+枸杞10粒,加班后眼睛干涩时来一杯,第二天不会变成熊猫眼。
- 烟民护喉汤:胖大海2颗+枇杷叶6g+甘草3片,抽完烟后来一碗,喉咙瞬间清爽不粘腻。
划重点!这些坑千万别踩
- 别把降燥当泻火:很多人上火就猛灌凉茶,其实过度寒凉会加重秋燥,舌苔发白、怕冷的人更适合温润的杏仁、山药。
- 不是越贵越好:野山参虽补但不适合日常降燥,普通党参、沙参反而更对路。
- 熬煮时间有讲究:治疗咳嗽的中药多含挥发油,煮沸后改小火15分钟即可,久煮反而失效。
- 特殊人群要警惕: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的藏红花,儿童慎用苦寒的黄连,服药前最好问下中医。
最后教大家个简单自测法:对着镜子看舌尖,如果偏红且有芒刺,说明心火旺;如果舌苔少而干裂,就是典型阴虚燥热,对症才能下药,实在拿不准就去找中医把脉,别自己乱试偏方,这个秋天,愿我们都能润润地度过,不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