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夫,我这腿又肿又疼,吃西药总不见好,您看吃中药能断根不?"诊室里王主任刚坐下,就被急性子的老张打断了,这场景在周围血管科诊室天天上演,要说脉管炎这个磨人精,可把不少患者折腾得够呛。
中西医眼里的不同病症 在西医看来,脉管炎就像水管里长了锈斑,动脉血管内膜发炎,血液带着血栓和炎症因子哗啦啦冲过来,搞不好还会截肢,数据显示我国脉管炎发病率逐年上升,45岁以下男性占七成,八成患者都有吸烟史。
老中医摸脉看舌苔却另有门道:"这病根在寒湿瘀堵,好比冬天河水结冰,船就搁浅了。"三十年前王主任接诊过建筑工人李师傅,双下肢发黑溃烂,西医说要截肢,结果用温阳通络方调理半年,竟保住了双腿。
中药治疗的三大绝招
-
辨证施治有讲究 同样是腿疼,有人怕冷需加附子桂枝,有人低热要配金银花,去年有个白领姑娘,穿短裙冻出脉管炎,王主任给她开当归四逆汤时特意加了艾叶泡脚,三个月后复查血管超声,堵塞处明显改善。
-
秘方验方藏玄机 河南张仲景故居流传的"四妙勇安汤",配上丹参、元胡索研粉外敷,对付坏疽溃疡有奇效,但王主任提醒:网上买的"祖传秘方"多掺假,正规中医院才有经典配方。
-
内外兼治组合拳 光喝药汤不够,配合艾灸足三里、血海穴,像给血管做热敷,疫情期间王主任教患者用手机摄像头当"中医眼睛",拍舌苔照片调方子,效果不打折扣。
那些年我们见证的真实故事 68岁的刘老师最懂坚持的力量,十年前确诊时医生断言要截肢,他硬是跟着王主任学打八段锦,每天雷打不动煎服三七鸡汤,如今不仅能遛弯,还能登黄山,秘诀就仨字:早发现!
当然也有遗憾案例,去年货车司机赵师傅拖到脚趾发黑才求医,虽然中药控制住感染,但最终还是切了半只脚,这提醒我们:黄金救治期就那么几个月,别等腿凉了才着急。
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 现代医学的球囊扩张术配合中药活血,堪称完美CP,王主任抽屉里躺着厚厚一摞感谢信,都是用了激素冲击疗法后胃疼失眠的患者,改用黄芪建中汤调养后送来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中药也不是万能灵药,糖尿病引发的脉管炎、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,该手术还得手术,关键要定期查ABI指数(踝肱指数),数值低于0.9就得警惕。
日常防护比吃药更重要 戒烟限酒是铁律,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得像铅笔芯,北方暖气房记得穿棉袜,南方潮湿天备着艾叶花椒水泡脚包,王主任手机里存着患者群,每周都发食疗方:当归生姜羊肉汤暖手脚,玉米须茶利水肿。
写在最后: 脉管炎能不能用中药治好?答案藏在每个患者的保温杯里,早期规范治疗,九成患者能控制病情;中期中西医结合,多半可保肢体;晚期就算无法逆转,中药镇痛生肌也能提升生活质量,记住王主任诊室墙上那幅字——上医治未病,与其四处寻秘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