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中药里的胎盘到底能不能吃?会不会有病菌?"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又好奇又怕怕的话题,作为一个在中药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炮儿,我发现很多人对胎盘入药这事存在不少误解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行内人都不说的真相。
先说清楚一件事:中医里说的胎盘不是随便弄来的,正经中药材用的是健康产妇的胎盘,学名叫做"紫河车",这可是被《中国药典》收录的正经药材,但你说绝对干净?我只能说理论上是经过处理的,实际情况得看具体操作。
【第一道关卡:来源筛查】 别以为医院产房出来直接就能入药,正规渠道的胎盘要经过三重筛选:首先是产妇体检,乙肝、梅毒、艾滋这些传染病一个都不能有;其次是外观检查,有明显破损或异味的直接淘汰;最后还要查病历,剖腹产的、早产的都不符合标准,去年我去安徽亳州药市考察,发现大厂商还会要求产妇年龄在25-35岁之间,就像选人参要挑年份一样讲究。
【从产房到医院的惊险旅程】 你们绝对想不到,合规胎盘从产出到医院冷库不得超过2小时,有个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哥们告诉我,他们医院专门配了-18℃的医用冰箱,每次接收都要登记产妇姓名、生产时间、医生签名,但这还没完,真正制成药材前还要经过60Co辐照消毒,这玩意儿杀菌效果比酒精强百倍,连新冠病毒都能灭活。
【老药工的独家秘方】 上个月拜访了一位做紫河车三十年的老师傅,他拿出个黄铜盆给我看:"新鲜胎盘要用米泔水漂洗,去掉血污后拿花椒、黄酒蒸熟,最后用青布包着晒干。"我凑近闻了闻,处理好的紫河车确实没有腥臭味,反而有种焦香味,不过老师傅也说了,现在年轻人嫌麻烦,很多都用低温烘干代替传统工艺。
【暗流涌动的地下市场】 这才是最该警惕的!有些不良商家会用价格低一半的"货源",怎么辨别?记住这三招:正规药材呈黄色或淡红色,掰开断面能看到均匀的绒毛;泡水后水质清澈不浑浊;高温煎煮时不会有异常泡沫,去年某省药检所查出批劣质紫河车,竟是用猪膀胱灌血浆伪造的,想想就瘆人。
【现代人的两难选择】 现在医院都签《胎盘处置知情同意书》,大部分产妇还是选择交给医院处理,但我认识个90后宝妈,特意留了胎盘给婆婆炖汤,结果因为保存不当闹了肚子,其实相比卫生隐患,更要注意个体差异——紫河车性温,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容易流鼻血,这就跟有人吃人参上火是一个道理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与其纠结干净不干净,不如选正规厂家的炮制产品,那些打着"纯天然"旗号的所谓野生胎盘,反而风险更大,毕竟药品级GMP车间的消毒流程,可比家里厨房靠谱多了,要是实在不放心,现在也有胎盘胶囊、提取物这些现代制剂,算是给传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