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荨麻疹折磨到崩溃?老中医私藏的5个止痒药方,调理体质断病根!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家人们谁懂啊!一到换季身上就起红疙瘩,越抓越痒,晚上觉都睡不好,去医院开点药好不容易压下去,过段时间又卷土重来……这种痛苦我懂!西医说是过敏,但总不能天天吃抗组胺药吧?今天掏心窝子给大家分享几个中医调理荨麻疹的实战药方,都是老一辈医家总结的精华,关键要对症调理,把体质的漏洞补上!

荨麻疹到底是咋回事?中医眼里的真相

西医说荨麻疹是免疫系统“抽风”,但中医看问题更犀利——这病根儿多半在体内有“风”“湿”“毒”三件套作妖!

  • 风邪入侵:突然吹风、受凉后爆发,疹子像风团一样游走,挠完还留白印?这是典型“风盛”表现。
  • 湿热淤积:爱吃烧烤、熬夜后疹子发烫发红,嘴巴黏腻便秘?说明体内湿热在烧火浇油。
  • 血虚受风:劳累后反复发作,皮肤干燥一抓就出血痂?这是气血亏了,肌肤失养,风邪趁虚而入。

说白了,荨麻疹不是单纯的皮肤问题,而是身体发出的警报!想断根儿,得从内调体质,把风赶出去、湿排出去、血养起来。


5个经典药方,针对不同体质精准打击

急性发作期(风热型):消风散加减

症状:疹子红、烫,越抓越肿,半夜痒到崩溃,舌头红、苔黄。
药方:防风10g、荆芥10g、蝉蜕6g、苦参10g、生石膏30g(先煎)、知母10g、当归10g、生地15g、甘草6g。
用法:水煮20分钟,早晚各喝一次,连喝3天应急。
原理:防风、荆芥像“扫地僧”把风邪赶出去,生石膏、知母给身体降温,苦参解毒,当归和生地滋阴防燥,别让药太猛伤了正气。

我妈上次急性发作,我连夜煮了这个方子,当天疹子就消了一半!但切记,这只是救急,后续还得调理体质。

慢性顽固型(风寒型):麻黄桂枝汤改良版

症状:遇冷风就爆疹,冬天加重,手脚冰凉,舌淡苔白。
药方:麻黄6g、桂枝10g、赤芍10g、生姜5片、红枣5颗、黄芪15g、白鲜皮15g。
用法:麻黄先煎10分钟去浮沫,再下其他药材,每天一剂,喝到怕冷症状减轻。
原理:麻黄、桂枝像“暖气炉”把寒气逼出来,黄芪补气固表,白鲜皮专门对付皮肤瘙痒,生姜红枣调和肠胃,免得药太寒伤胃。

邻居张叔几十年的老毛病,喝了一个月这个方子,现在出门终于敢摘手套了!

血虚型(反复发作,皮肤干燥):四物汤加味

症状:熬夜后必发作,皮肤像蛇皮,抓两下就脱屑,脸色苍白,容易累。
药方:熟地15g、当归10g、白芍10g、川芎6g、何首乌15g、黄芪20g、徐长卿10g。
用法:炖鸡腿肉一起吃,每周3次,喝到气色红润为止。
原理:四物汤是补血祖方,加黄芪补气推动血液循环,何首乌黑发养血,徐长卿号称“中药激素”,抗过敏一流,关键是不伤身。

我自己就是血虚型,以前靠氯雷他定续命,现在喝汤喝得脸都变粉了,疹子也懒得来找我了。

湿热型(疹子流脓水,口臭便秘):龙胆泻肝汤精简版

症状:疹子冒黄水,胸口闷,小便黄,舌苔厚腻像抹了泥。
药方:龙胆草6g、黄芩10g、栀子10g、泽泻10g、车前草15g、生地15g、当归10g、白鲜皮15g。
用法:早晚饭后喝,配合清淡饮食,喝到舌苔干净为止。
原理:龙胆草、黄芩清肝胆湿热,栀子、车前草利小便排毒,白鲜皮止痒,生地当归防清热太过伤阴。

警告:这方子偏寒,脾胃虚的人喝两天就得停,搭配红糖姜茶护胃!

通用外洗方(所有类型都能用)

配方:艾叶30g、苦参20g、花椒10g、盐一撮。
用法:煮水放温后擦洗患处,每晚一次,擦完别用清水冲,直接晾干。
原理:艾叶温经驱寒,苦参杀虫止痒,花椒通络,盐消炎杀菌,四块钱成本就能缓解瘙痒,比激素药膏安全!


避开这些坑,药方才有效!

  1. 别当饭吃:中药讲究“中病即止”,急性期喝3天没好转就停,别自行加量!
  2. 忌口比吃药重要:羊肉、海鲜、辣椒、酒精这些发物,吃一口可能让药白喝!
  3. 调体质是长期战:血虚型至少喝一个月汤药,搭配艾灸足三里、三阴交,慢慢养。
  4. 严重赶紧跑路:如果喉咙肿、呼吸困难,别硬扛,立刻打120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