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中药材养殖到底有哪些种类?新手该从哪入手?"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接地气的话题,其实中药材养殖的门道可不少,从深山老林里的珍稀品种到田间地头常见的草药,少说也有几百种,我走访过不少种植基地,发现只要摸透习性,很多药材在家都能种!
根茎类中药材——地里的"黄金矿"
这类药材就像地下宝藏,种好了真能挖出金疙瘩,像东北的人参、河南的地黄、陕西的黄芪,都是响当当的"致富根",别看它金贵,其实讲究"三分种七分养",得用腐殖土掺松针,夏天要搭遮阳棚,冬天还得铺防寒草,新手可以试试丹参,这玩意儿皮实,浇点水就能活,关键现在市场上一斤鲜丹参能卖到8块钱。
果实类中药材——挂在枝头的"钱袋子"
要说见效快的,还得数果实类,枸杞绝对是新手友好型,阳台上摆两个盆,春天撒几颗籽,秋天就能摘红彤彤的小果子,不过要真想赚钱,还是得种栀子,这玩意既能入药又能当染料,前几年有种植户靠20亩栀子园,年赚30万可不是吹的,种果实类要注意防虫,特别是山茱萸,果子还没红就被虫子啃了那就亏大了。
花类中药材——颜值与价值并存
别以为中药材都是苦兮兮的根,有些花不仅能治病还能美哭你,像杭白菊,种在浙江桐乡的田里,十月底开花时整片白茫茫的,风吹过来像波浪一样,关键是这花晒干后论斤卖,好的能到两百多一斤,还有金银花,这玩意攀援能力强,院子围墙随便种,不过要摘得勤,开花当天不采就变褐色了。
全草类中药材——割完一茬又一茬
鱼腥草、薄荷这些都算全草类,特别适合懒人种,鱼腥草在四川贵州那边都是当野菜吃的,掐完嫩芽它接着长,薄荷就更省心了,摘完叶子浇点水,第二天又冒新芽,不过要种艾草可得小心,这玩意儿繁殖力太强,我家菜园子有年种了两棵,第二年整个花坛都被艾草占领了。
树皮类中药材——十年磨一剑的买卖
想玩高端的可以考虑树皮类,不过这真不是短期能见效益的,肉桂树要长八年才能剥皮,杜仲更是要养十几年,在广西见过种肉桂的老师傅,人家都是三代人接力种,爷爷种树儿子护理孙子收皮,不过现在有速生品种,像某些杜仲苗三年就能剥皮,但药效肯定差些。
菌类中药材——林间的"软黄金"
灵芝、猪苓这些菌类现在都能人工培育了,灵芝孢子粉那可是按克卖的,但技术含量高,得恒温恒湿,倒是马勃菌适合新手,下雨天后山树林里成片长,黑乎乎一坨看着丑,却是治咽喉炎的好药,不过采野生菌千万当心,去年我们村老王采了个毒蘑菇,差点没抢救回来。
说了这么多品种,其实选对品种只是第一步,我认识个湖北的张大哥,前年改种黄精,现在亩产比种玉米翻三倍,他的秘诀就仨字:错峰种!别人都挤在春季播种,他偏在秋冬栽苗,避开病虫害高发期,还有个安徽大姐专挑林下种半夏,不用搭棚省成本,品质还特别好。
最后给新手三点忠告:一是先小面积试种,别上来就包山头;二是紧盯市场动态,今年赚钱的品种明年可能烂市;三是一定要学技术,我见过太多人把西洋参当萝卜种,结果三年挖出来只有手指粗,现在各地都有中药材种植培训班,几百块钱能学到真本事,比自己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