椭圆形中药果实大盘点,这些药食同源的宝贝你认识几个?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走在中药材市场,总能看到些奇形怪状的果子,前些天抓药时,老中医指着几个椭圆状的干果说:"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,不过用法可有讲究。"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藏在药房角落里的"宝藏果实",看看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多奇妙。

【药食同源篇】 要说最亲民的椭圆中药果,桃仁绝对排前三名,这扁扁的月牙形果子,剥开褐色外衣露出乳白果仁,嚼着还有股淡淡的苦香,老家处理桃子时,奶奶总把桃核攒着,晒干敲碎取仁,她说跌打损伤时,用桃仁泡酒擦患处特别灵验,不过现在才知道,这看似普通的果仁其实是活血化淤的高手,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。

跟桃仁长得像双胞胎的是杏仁,不过细看还是有差别,甜杏仁个头匀称饱满,苦杏仁则瘦长些,南方人爱用南杏仁煲雪梨汤润肺,北方人熬杏仁茶祛燥,记得小时候咳嗽,妈妈总在川贝枇杷膏里掺点碾碎的杏仁,那股特殊的香气现在想起来还直冲鼻腔。

白果绝对是椭圆界的"小清新",翠绿外壳裹着莹白果肉,煮熟后像颗温润的白玉,每年霜降前后,外婆都会捡回银杏树下落果,用竹筐装着反复揉搓去毒,最经典的吃法是白果炖鸡,金黄的汤面上浮着半透明的果肉,吸饱了鸡汤的醇厚,但千万要记住不能生吃,当年邻居小孩偷吃了生白果,上吐下泻折腾了整宿。

【药用为主篇】 酸枣仁算是失眠者的救星,这褐红色的椭圆小子表面布满蜂窝状纹路,以前在药店实习时,总见阿姨们抓一把回去煮水,老师傅教我辨认真假:真酸枣仁泡水会浮起薄油圈,假的则沉底,有次熬夜赶稿,试了网友说的酸枣仁百合茶,没想到沾枕就睡到天亮,比安眠药管用多了。

栀子绝对是中药里的"颜值担当",橙黄果实在阳光下透亮得像蜜蜡,新鲜栀子泡茶能退烧,我们村有个土方:三伏天摘的栀子加冰糖腌渍,孩子高烧时冲水喝,比退烧药还见效,不过药房里的干栀子就逊色多了,灰扑扑的像晒干的桂圆。

五味子真是名副其实,这皱巴巴的紫红果实咬下去,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,东北老乡常用它泡高度酒,说是抗疲劳神器,有次在药材市场见到成筐的五味子,老板神秘地说:"这是北五味,地道的才带五种味道,南方货只能尝出三四种。"

【观赏与药用兼得篇】 决明子算得上中药界的"跨界明星",墨绿的椭圆种子泡水后会在杯底铺成翡翠地毯,办公室的小姐姐们都备着决明子茶,说是既能明目又能减脂,不过真正懂行的都知道,要选当年新收的安徽产地货,陈年旧货泡出来发苦。

马钱子可不敢小瞧,这土黄色的椭圆果实含有剧毒成分,早年听老药师说,他们学徒时炼"七虎散"要戴三层手套,这玩意炮制不当真能要命,不过适量使用却是治疗风湿骨痛的猛药,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生死符,用好了是神药,用错了变毒药。

川楝子算是"丑萌"代表,金黄果皮带着不规则斑点,掰开后露出淡黄核仁,村里老人常拿它驱蛔虫,记得小时候吞过裹着红糖的川楝子粉,苦得舌头打结,最绝的是这果子还能外用,捣碎敷在蚊虫叮咬处,立马止痒消肿。
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橘核居然也是中药!那些被我们随手扔掉的小白疙瘩,其实是理气止痛的良药,隔壁王婶乳腺胀痛,老中医就开了炒橘核研末,用黄酒送服,现在每次剥橘子,我都仔细收集橘核,想着积少成多也能备个应急药。

这些椭圆形的中药果实,有的挂在房前屋后,有的藏在深山老林,还有的需要精心炮制,它们承载着几千年的治病智慧,也藏着无数代人的生活记忆,不过要记住,这些天然药材虽好,但都得在明白人指导下使用,毕竟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写的"是药三分毒",放到今天依然适用,下次去中药铺,不妨细细端详这些椭圆小物,说不定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