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沉甸甸的,早上起床舌头上像裹了层苔藓,小腿肚一按一个坑?八成是湿气缠上你了!老祖宗留下的祛湿寒妙方里,这几味中药可是实打实的"除湿机",关键还便宜得很!
【茯苓:厨房里的祛湿王】 上次去菜市场看见茯苓才8块钱一斤,老板娘说这是个宝,回家煮粥时抓一把,没想到连着喝三天,上厕所次数都变多了——这可是排湿的好信号!中医说它像台抽水机,能把关节里的陈年湿气都吸出来,水肿型体质最明显,原本下午必肿的小腿,现在到晚上还能保持轮廓。
【苍术:袜子里的救星】 南方回南天最怕什么?当然是晾不干的袜子!去年我妈把苍术捣碎包在纱布里,塞进鞋柜角落,两周后打开柜子,那股子霉味居然淡了大半!后来才知道这味药专治"寒湿脚",泡脚时丢两片进去,泡完脚底板热乎乎的,像踩着云朵似的舒服。
【白术:懒人祛湿法】 同事小王天天嚷嚷没时间煮中药,结果被我安利了白术粉,早上拿保温杯冲一杯,搅匀后跟奶茶似的,他坚持喝了一个月,原本鼓得像青蛙的肚子居然瘪下去了,中医说这叫"健脾燥湿",就像给脾胃穿件防水衣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打工人。
【砂仁:火锅必备隐藏选手】 四川火锅店为啥总要放砂仁?原来人家早懂行!上次吃火锅特意让老板多加了勺砂仁,汤底顿时多了股辛香,吃完第二天跑厕所三次,排出的东西吓我一跳——全是黑褐色的黏液,老师傅说这是在清肠胃淤积的寒湿,比吃十顿益生菌都管用。
【藿香:阳台就能种的急救药】 我家防盗窗上种了盆藿香,夏天蚊子多时就摘几片搓出汁擦胳膊,有次淋雨发烧,老妈揪了一把煮水,喝完盖被发汗,半小时后背就像开了空调,这种自带香气的草药最懂女人心,痛经时敷小腹比暖宝宝还见效,寒湿引起的白带异常也能缓解。
【祛湿避坑指南】 别以为猛灌祛湿茶就行!去年有个姑娘听说红豆薏米好,结果喝到月经不调,其实薏米性寒要炒过,红豆必须选细长的赤小豆,更别学网上生啃生姜片,有人吃出胃溃疡,最保险的方法是把这些药材装纱布袋里,炖汤时丢进去当调料,既能去腥还能不知不觉调理身体。
记住这些药材都不是西药,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,就像广东人煲汤放几颗红枣,咱们祛湿也可以从日常生活渗透,要是嫌麻烦,每周至少泡两次脚,艾叶+生姜+花椒的黄金组合,坚持下去你会发现:原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