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吃饭总被"嗝嗝嗝"打断?开会到一半突然憋不住?别提多尴尬了!这恼人的打嗝在中医里叫"呃逆",别看它不是大病,发作起来真能让人怀疑人生,今天咱们就聊聊老祖宗留下的止嗝秘方,都是实打实的千年验方,保证让你看完直呼"原来如此"!
【一】打嗝不止是尴尬更是身体警报 很多小伙伴觉得打嗝就是暂时现象,忍忍就过去了,其实中医看来,这小家伙可能是身体在拉警报,打个比方,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,水流不畅就会冒泡,我们脾胃失调时,胃气往上冲就会形成打嗝,老中医常说"胃以降为顺",一旦胃气不往下走改往上窜,这嗝可不就来了?
我邻居王大爷上个月连着打了三天嗝,喝水都呛,去医院查半天没毛病,后来找了家中医馆,老先生把脉后直摇头:"你这是肝气犯胃,情志不舒啊!"果然王大爷那阵子正为儿子婚事操心呢,这故事告诉我们,打嗝有时候真是情绪病!
【二】千年止嗝第一方:丁香柿蒂汤 要说治打嗝的经典方剂,宋朝的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里记载的丁香柿蒂汤必须拥有姓名,这方子就四味药:丁香、柿蒂、人参、生姜,别看简单,里面学问大着呢!
丁香是温胃止呕的高手,柿蒂更是止嗝圣品,两者搭配就像给上逆的胃气装了双保险锁,人参负责补气健脾,生姜散寒止呕,特别适合那种打完嗝还泛酸水、肚子胀的人,我表叔去年冬天吃坏了胃,整天"嗝嗝"不停,老中医开了这方子,三副药下去就见效了。
现在药店也有中成药版的丁香柿蒂丸,不过建议大家还是找医生辨证后再用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,有人适合温补,有人需要清热,乱吃药可能适得其反。
【三】顽固打嗝克星:旋覆代赭汤 遇上打嗝半个月都好不了的硬茬子,就得请出东汉张仲景的旋覆代赭汤了,这方子出自《伤寒论》,堪称中医降逆界的祖师爷,旋覆花能下气消痰,代赭石重镇降逆,配上人参、半夏、生姜,简直就是给上逆的胃气来了个五花大绑。
特别推荐给那种打嗝带着胸闷、反酸烧心的朋友,我同事李姐有次急性胃炎后留下后遗症,整天"呃逆"个不停,西医说是胃食管反流,喝了两周这汤药,居然把纠缠她半年的毛病治好了,不过这方子孕妇要慎用,代赭石毕竟属于矿物药。
【四】肝郁气滞型打嗝怎么办? 有些朋友一生气就打嗝,情绪越激动嗝声越大,这种多属肝气犯胃,这时候就要请出唐代的橘皮竹茹汤了,方子里的橘皮理气,竹茹清热,加上红枣、甘草和胃,专门对付那些"气到打嗝"的情况。
记得去年公司年会前,部门小刘因为提案被批,气得午饭都没吃,下午就开始不停地打嗝,我赶紧给他煮了橘皮竹茹水,喝了两次就缓过来了,不过这方子偏凉,如果是胃寒的人最好加点生姜中和。
【五】民间止嗝小妙招大盘点 说完正经方剂,再给大家分享几个民间土方法,最简单的就是喝温水,小口慢咽,让温热的水顺着食道慢慢安抚躁动的胃气,还有含块冰糖在嘴里,甜味能缓解膈肌痉挛,这招对小孩打嗝特管用。
老一辈还爱用按压穴位的方法,内关穴、足三里都是止嗝要穴,我奶奶教我的是用筷子头点按攒竹穴(眉毛内侧),轻轻按压两分钟,亲测有效!不过这些只能应急,要是反复打嗝超过24小时,还是要去看医生。
【六】防打嗝要从生活习惯下手 说到底,打嗝多数还是自己"作"出来的,吃饭狼吞虎咽、边吃边说话、冷热混着吃,这些都容易让胃气紊乱,记住这几个要点:吃饭七分饱、细嚼慢咽、少喝碳酸饮料、饭后别立即平躺。
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喜欢边吃饭边看手机,这简直是打嗝的完美配方,还有女士们追剧时爱吃的麻辣零食,辛辣过度最伤胃阴,要想胃气顺畅,先把这些坏习惯改掉再说。
最后提醒大家,偶尔打嗝不用慌,但如果出现持续打嗝伴随胸痛、呼吸困难、体重骤减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就医,毕竟打嗝事小,背后可能藏着大问题,与其在网上瞎查,不如找个靠谱的中医师好好调理,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