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云皮的别名竟是它?老中医教你认清这味岭南瑰宝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"云皮"这个称呼刚入耳时,连我这种浸淫中药圈十年的老炮儿都懵了,直到去年在新会走访陈皮世家,老爷子从樟木箱里捧出泛油亮的陈皮,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民间叫"云皮"的宝贝,正是大名鼎鼎的陈皮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,讲讲这味让广东人骄傲了百年的养生至宝。

"云皮"到底是何方神圣?

在岭南地区的凉茶铺子里,常能听见老师傅吆喝"云皮甘草柠",这"云皮"指的就是柑橘皮晒制的陈皮,只因陈化后表面会浮着细密白霜,远看如披云纱,才有了这个诗意的别称,不过要论正统名号,《中国药典》里白纸黑字写着"陈皮",倒是广州街头更习惯叫"广陈皮",新会人则傲娇地称"新会皮"。

我曾在芳村药材市场见过有趣的场景:外地客商问"云皮多少钱",本地档口老板边称重边科普:"我们这不讲云皮,只分新会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陈皮。"一席话道尽产地对品质的自信,其实除了广东新会,福建、浙江、四川都产陈皮,但行家都知道,能叫"广陈皮"的只有北回归线穿堂而过的那片沃土。

千年传承的养生密码

要说陈皮的历史,得从唐代说起,当年武则天因湿气重食欲不振,岭南进献的陈皮贡品竟成宫廷秘方,到了清朝,新会籍进士将家乡陈皮带进京城,康熙御赐"杏陈同源"匾额,从此奠定贡品地位,这些掌故可不是我杜撰,新会陈皮文化博物馆的展板上还留着当年的进贡路线图。

老药工常说:"陈皮是个宝,越存价值高。"这话不假,三年陈叫"陈皮",五年以上才有资格称"老陈皮",我收藏的一片1998年新会梅江村陈皮,表面已结成鱼鳞状油室,泡水后汤色如琥珀,香气能沁透三间屋,这种岁月馈赠的美味,机器烘干的橘子皮永远模仿不来。

从果皮到黄金的蜕变之路

真正懂行的人买陈皮,先看"身份证",正宗新会陈皮必须用茶枝柑(又称大红柑)制作,这种柑橘果皮厚实有韧性,油胞凸出如满天星,去年我跟着柑农摘果,指尖沾满柑橘香,才知道霜降前采摘的柑最上乘——此时果皮含油量达标,又不会因太熟而松软。

开果皮可是技术活,老匠人用特制小刀划三刀,两瓣完整果皮像莲花绽放,有个新手伙计心急扯破皮,当即被老师傅骂:"这么好的三刀皮,败家子啊!"三刀技法能让果皮均匀翻晒,保留完整油室结构,这才是陈皮起"白霜"的关键。

厨房里的养生魔法

别看陈皮多用于煲汤,其实用法多着呢,我认识个潮汕阿嬷,每天用十年老陈皮煮普洱茶,她说这样喝能刮油解腻,有次见她家灶台旁挂着串陈皮,凑近闻竟有檀香气息,这才懂为何老广把陈皮当传家宝。

去年拜访顺德名厨,学了道秘制陈皮鸭,选用三年以上陈皮切丝,与八角桂皮同炒,鸭肉吸饱果香,连骨头都带着甘醇,师傅偷偷塞给我个小罐子:"自家晒的,每天含两片润喉。"现在这罐宝贝放在我办公桌上,成了续命良药。

避开选购路上的那些坑

市面上打着"新会陈皮"旗号的不少,但真货可不多,记得三年前在电商平台买"特级陈皮",收到却是染色橘子皮,后来才学会看三点:一是外表面油室要饱满呈火山口状;二是内囊刮得干净不带白瓤;三是折断时脆响不留渣。

有次带徒弟去批发市场实践,特意选了家口碑老店,老板见我们嗅闻陈皮,笑着递过放大镜:"看看这油点像不像满天星?"果然透光下可见细密油室,这才是正宗货该有的"相貌",现在每逢采购季,我都会专程去新会双水镇,找相熟的柑农家收手工晾晒的"圈枝皮"。

现代科学的意外发现

别以为老祖宗的东西跟不上时代,现代研究倒给陈皮发了"认证",检测发现它含28种萜类化合物,其中川陈皮素能调理肠胃蠕动,更有意思的是,广东药科大学研究发现,陈皮储存过程中会产生特殊酶,这正是年份越久效果越好的科学依据。

去年参加中医药论坛,听专家讲陈皮对抗雾霾损伤的实验,小鼠暴露在污染环境中,喂食陈皮提取物的组别肺部炎症明显减轻,这让我想起爷爷总在雾霾天泡陈皮枸杞茶,原来老人家的经验早有科学道理。

藏在光阴里的价值密码

真正懂陈皮的人,都明白时间的重量,我收藏的一片1978年陈皮,表面已结成薄薄晶霜,这是岁月沉淀的松脂醇,有次拍卖会见过清代陈皮,起拍价就够买辆小汽车,不过对普通人家而言,每年存几件新会陈皮,既是养生投资,也是传承文化的念想。

最近迷上用陈皮做零食,把五年陈切成细丝,拌上冰糖蒸成果酱,抹面包特别香,有回带给孩子同学尝,小家伙们以为是进口糖果,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,突然觉得这味穿越千年的草本智慧,正以新方式延续着生命力。

后记:写完这篇才想起,"云皮"称谓或许源自古人观陈皮表面白霜如云,下次去新会,定要问问当地老人这名字的由来,毕竟对于爱陈皮的人来说,每片果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