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妈后最怕啥?十有八九是娃"吃撑了"!看着娃舔着小嘴边哭边打嗝,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直说难受,老母亲心里那个急啊!其实对付小儿积食,咱们祖传的中药方子里藏着不少妙招,今天就给各位宝妈分享5种适合泡水喝的消食中药,纯干货,建议先收藏再细看!
积食不是小毛病,这些信号要警惕 很多新手妈妈分不清娃是"贪吃"还是"病了",其实积食就像脾胃小火车突然堵车,会出现这些信号: ①嘴巴有酸臭味,舌苔突然变厚(像吃了酸奶没擦嘴) ②大便突然变得又臭又硬,或者放屁特别多 ③晚上睡觉不踏实,翻来覆去还磨牙 ④饭量明显减少,但手心脚心发烫 ⑤莫名烦躁爱哭闹,连平时最爱的玩具都哄不住
5味消食中药,家家厨房都有
-
山楂——肉食宝宝的救星 发现娃吃肉太多积食时,赶紧切3片鲜山楂煮水,注意要选果皮红亮的成熟山楂,煮好后加少许冰糖调味,特别适合过年过节大鱼大肉后,但胃酸多的宝宝要少喝。
-
炒麦芽——米面主食的克星 大米小米吃多了不消化?10克炒麦芽煮水最管用,记得一定要选炒过的麦芽,生的反而催乳,煮出来的水有股谷物香,加点陈皮效果更好。
-
莱菔子——萝卜籽的大用处 白萝卜籽晒干就是莱菔子,10颗捣碎煮水能通肠胃气,如果娃最近便秘严重,可以搭配点蜂蜜,不过这个有点呛,小宝宝可能不爱喝。
-
鸡内金——鸡胗里的宝贝 别被名字吓到,其实就是鸡胗里面的黄膜,3-5克焙干碾碎泡水,对各种积食都有效,现在药店也有现成的鸡内金粉,但自己处理更放心。
-
陈皮——橘子皮的大作用 存了三年以上的橘皮才是真陈皮,掰两片煮水能理气消食,要是娃还有点咳嗽,加两粒冰糖雪梨同煮效果翻倍。
聪明妈妈这样搭配 基础版:山楂+陈皮(各5克)煮水,适合大多数积食情况 加强版:山楂+炒麦芽+莱菔子(各3克),对付顽固积食 温和版:单独用陈皮或炒麦芽,给脾胃虚弱的宝宝调理
这些坑千万别踩 × 不要长期喝:连续喝3天没好转就要停,去看医生 × 别加太多糖:甜味会加重脾胃负担,1岁内不建议加糖 × 控制好剂量:3岁以下用量减半,新生儿慎用 × 特殊体质注意:过敏体质宝宝要先做测试
预防积食这样做
- 吃饭七分饱:用手比量孩子拳头,每餐吃拳头大小的主食
- 饭后半小时:带着娃在屋里爬爬走走,别立刻躺下
- 定时吃水果:下午3-4点吃半个苹果比饭后吃更好
- 按摩助消化:顺时针轻揉肚子,每天睡前做3分钟
真实案例分享 邻居家6岁的豆豆上周积食发烧,奶奶给喝了两天山楂陈皮水,配合清淡饮食,第三天就活蹦乱跳了,但要注意,如果宝宝出现38.5℃以上高烧、呕吐不止、超过3天不排便,必须马上去医院!
最后提醒各位宝妈: ① 中药调理要循序渐进,别指望喝一次就好 ② 每个宝宝体质不同,别人有效的方子未必适合你家娃 ③ 正在生病期间(如感冒咳嗽)要谨慎使用 ④ 1岁以下宝宝最好咨询中医师再决定
附上简单食疗方: 苹果山楂水:苹果1个+山楂5片+红枣2颗,煮15分钟 山药小米粥:铁棍山药10cm+小米30g,慢炖40分钟 白萝卜汤:青皮萝卜半根+姜片2片,煮出清汤
养娃路上最怕病急乱投医,记住这些古法智慧,遇到积食别慌张,平时注意三分饥与寒,胜过病时四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