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加工的五大目的,看完才懂它有多讲究!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各位街坊邻居们,今天咱们来唠点接地气的中医知识,您平时抓过中药吗?有没有发现药房里的药材和自家晒的草药不太一样?其实啊,这中间的门道全在"中药加工"四个字里,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炮制技术,可不是简单的洗洗切切,背后藏着大学问呢!

去掉糟粕留精华 您瞧过刚挖出来的中药材吗?带着泥巴草根也就罢了,有些还带着霉斑虫蛀,就像前年我家晒的陈皮,白花花的橘皮上爬满黑点点,吓得我差点当垃圾扔了,其实正经药材都要"净制",该洗的洗该削的削,像山药要刮皮,杏仁要去皮,就跟咱们做饭前处理食材一个理儿。

给药材"加buff" 有些药材生着吃反而伤身,这可都是血的教训,记得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半夏有毒,必须用姜汁泡过才能用,现在药店卖的制半夏都是经过九蒸九晒的,既去了麻舌感又增强了化痰效果,还有咱们熟悉的六神曲,就是把面粉和着青蒿、苍耳这些药末发酵,专门用来消食导滞的。

锁住药效不流失 早年不懂保存,晒干的金银花第二年就发黄失效,后来跟老药师学了招,原来药材加工就像做腊肉,得用特殊方法锁鲜,比如当归要熏硫防虫(现在改用低温烘干了),阿胶要炒成"吊驴皮",这些都是为了让药效分毫不差地存到三五年后。

调教药性变温顺 有些猛药直接下锅就像生吞辣椒,非得加工才能用,比如大黄这泻药,生用是猛虎,酒炖后就成了温顺的小猫,我奶奶当年便秘,老中医开的酒大黄丸,既通便又不伤正气,还有蒲黄这止血药,生用活血,炒炭后才止得住血,这不就是中医说的"生熟异治"嘛。

让百味药材和谐共处 您看中药方子里十几味药,有的要粉粹有的要切片,其实都是为了让它们在锅里和睦相处,像龙骨、牡蛎这些矿物药,不先碾碎怎么能煎出味道?而薄荷、藿香这些芳香药,非得等汤药快熬好时才下锅,不然有效成分都挥发了。

说到这儿您可能就明白了,中药加工绝不是多此一举,就像咱们做红烧肉要焯水去腥,腌咸菜得揉盐杀水,药材加工也是为了让"药食同源"的道理落到实处,下次抓药时别忘了看看处方单,那些注明"先煎""后下""烊化"的药材,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老江湖啊!

现在市面上有些打着"纯天然"旗号的药材,连基本的炮制工序都省了,这样的"原生态"反而可能伤身,记住老话"是药三分毒",这三分毒里就有一分是没加工好的祸,所以啊,别嫌抓药麻烦,那些该炙的炙该煨的煨,都是老祖宗拿人命试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