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前几天去中药市场转悠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那些柜台擦得锃亮的店铺里,老板们都在偷偷往仓库搬药材,凑近一看,全是些人参、虫草之类的'硬通货',老行家拍着我肩膀说:'小伙子,这些可都是能当传家宝的一级中药材,现在不囤点,过两年哭都来不及!'"
咱老百姓买中药最头疼啥?就怕花钱买教训!前些年我追着直播买了所谓"野山参",结果泡酒喝了半年都没反应,后来才知道,真正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中药材,从产地到炮制都有严格讲究,今天我就带大家见识下中药界的"爱马仕",学会这几招,保证你不花冤枉钱。
【人参:东北深山的"黄金根"】 要说一级中药材,头把交椅非人参莫属,去年我在长白山碰到个采参老把头,他教我个绝招:真野山参的芦头(就是那个细脖子)会有螺旋纹,像树藤一样自然生长,现在市面上90%的"野山参"都是林下参冒充的,记住看芦碗数量,正宗野山参不会超过3个。
老张家药铺的老板跟我透露,他们收参有个"三看"原则:看皮要像锦缎般细腻,看纹要像蚯蚓爬过的痕迹,看须得像美人梳髻般飘逸,去年有批号称30年的老参,结果用放大镜一看,须根上有修剪痕迹,当场就被退了货。
【冬虫夏草:雪山里的软黄金】 前年我去青海玉树收草,当地藏民教了个土方法:真虫草掰开后,虫体中间会有个明显的黑芯,像铅笔芯似的,现在市面上很多是用亚香棒虫草染色冒充的,这种假货泡水后水面会泛红,真虫草则是金黄透亮。
记得一定要选"头期草",就是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初挖的,这时候虫体饱满,有效成分最高,我见过最夸张的造假,居然在虫草肚子里灌铅增加重量,所以买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捏捏,真虫草轻得像棉花。
【灵芝:仙草也分三六九等】 上个月在武夷山见到棵百年灵芝,菌盖足有脸盆大,老药师说真正的野生灵芝都是"丑八怪"——表面坑坑洼洼,孢子粉多得能蹭一手,现在大棚种植的灵芝长得跟飞碟似的光滑,药效差远了。
鉴别灵芝记住三个"不":不买雪白的(硫磺熏过),不买油亮的(打过蜡),不买轻飘飘的(未成熟),去年我收了块泰山赤灵芝,切开后断面像玛瑙一样晶莹,泡酒时满屋都是檀香味。
【铁皮石斛:九大仙草之首】 前些天在云南勐海见到个石斛种植户,他教我个绝招:真铁皮石斛嚼着有黏液,能拉丝半米长,假的通常是紫皮石斛染色,嚼起来像啃甘蔗渣,最保险的是买"枫斗",就是手工卷成弹簧状的石斛条,这种造假成本太高。
老行家都知道,石斛要选霍山产的米斛,真正的米斛只有米粒大小,现在市面上卖的多是耳环石斛冒充的,辨别方法很简单,真米斛泡发后会恢复成3厘米左右的嫩枝,假货泡三天还是老样子。
【鹿茸:山林里的软黄金】 去年在吉林双阳碰到个割茸老师傅,他手把手教我摸鹿茸,真品的茸毛像婴儿皮肤似的细腻,轻轻一刮就掉,假鹿茸多是用羊角拼接的,摸起来扎手,泡水还会脱皮。
买鹿茸要挑"二杠",就是只有一个分叉的,老师傅教我个土方子:把鹿茸片放在手心搓热,真品会渗出油润的香气,假货则有股刺鼻的化学味,记住要选带血槽的,这是判断新鲜的重要标志。
这些年摸爬滚打,我总结出个"中药防骗七字诀":望色(自然不艳俗)、闻香(清淡不刺鼻)、问源(产地要具体)、摸质(手感要真实)、尝味(回甘不麻舌)、试水(浸泡见真章)、比价(便宜没好货),上个月刚收到批长白山移山参,每盒都带二维码溯源,这种正经渠道的一级药材,才是咱们普通人该囤的"硬通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