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,说喝了中药后总感觉肚子往喉咙窜气,像小猪崽顶肚皮似的难受,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"奔豚病"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心慌慌的毛病到底是怎么来的。
啥是奔豚病? 说白了就是感觉有股气从小腹往上冲,轻的像小鱼吐泡泡,重的像海豚顶皮球,严重时整个人蜷成虾米,冷汗直冒,心脏突突跳得像打鼓,这毛病在《金匮要略》里就有记载,张仲景老爷子专门开过几剂猛药对付它。
中药怎么会中毒? 别以为中药都是树皮草根就安全,前阵子隔壁王婶听信偏方,把香附子当调料炖肉,结果全家上吐下泻,很多中药材都带毒性,比如乌头、附子、马钱子这些,炮制不当直接变毒药,就像做川菜放多了花椒麻舌头,中药剂量过了也能让你酸爽到怀疑人生。
中毒为啥会变奔豚? 这得从中医的气机说起,药毒伤了脾胃,好比在河道里倒水泥,气机全堵了,肝气本来就急,被这么一激,立马化身脱缰野马到处乱窜,这时候人体会启动自救模式,胃气往上顶,肾气往下拉,两股力气较劲就形成"气逆",跟电梯卡在半路似的来回折腾。
真实病例警醒世人 上个月急诊科收了个大叔,自己泡药酒加了断肠草,喝完浑身发麻,最吓人的是他感觉有东西从肚脐眼往嗓子眼钻,CT一查没异物,老中医搭脉说是典型的奔豚证,后来灌了甘草绿豆汤,针灸涌泉穴才缓过来。
自测有没有中招 要是喝中药后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:
- 小肚子抽着疼像来月经
- 胸口发闷想捶胸
- 突然打个嗝能打出酸水
- 手脚冰凉却冒冷汗 这时候赶紧停药,喝温水稀释药物,实在难受就含片生姜压压惊。
预防才是硬道理
- 别信网上来的"祖传秘方",看病要去正规中医院
- 熬药时注意特殊药材的处理方法(比如附子要先煮1小时)
- 吃药期间忌口很重要,海鲜啤酒冰饮料都收起来
- 出现不适立即停药,别硬扛
应急处理有妙招 真遇上奔豚发作,试试这些土方法: • 用力按揉内关穴(手腕三横指处) • 含块话梅刺激唾液分泌 • 用热水袋敷丹田位置 • 喝半碗小米粥护胃气
中西医结合新思路 现在有些三甲医院用上高科技,做胃镜看食管蠕动情况,做心电图排除心梗可能,不过老祖宗留下的经方依然管用,像苓桂术甘汤就是专治这种气上冲的毛病,关键要辨证准确。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不是保健品,是药三分毒这话真不是吓唬人的,那些包治百病的"神药",吃出毛病来连说明书都找不到,养生保健还是得循序渐进,别拿身体当试验田,毕竟命是自己的,治病还得靠科学方法,您说是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