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李家又盖新房了,村里人都说他家种黄精就像种金子,看着院里停着的银色轿车,谁能想到五年前他还在外地打工?现在咱们村搞中药材种植的越来越多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真正能赚着钱的"金疙瘩"。
重楼:深山里的"软黄金" 去年收购季,我们镇上的张老板开着奔驰来收重楼,这种长得像海螺的药材,晒干后每公斤能卖到1200元,别看样子丑,人家可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,关键这玩意不挑地,房前屋后都能种,阴坡地反而长得更好。
老陈家三分地种了800株,三年下来收入12万,不过要提醒新手,重楼种子得像伺候祖宗似的,得用腐殖土拌着松针,湿度要保持在60%,要是图省事买种苗,记得选带完整根系的,假苗太多!
黄精:懒汉也能种的"神仙粮" 要说省心,黄精真是数一数二,老王头去年种了五亩,除草就雇了两次工,这玩意儿特别皮实,种下去后基本不用管,九年就能收获,关键是价格稳当,九蒸九晒后的成品每公斤80-100元,亩产轻松过千斤。
现在市面上很多速生品种,千万别贪便宜,正宗的多花黄精种子要选姜形的,种前用草木灰裹层"防护服",记住要和玉米套种,既能遮荫又能增收,这才是老把式的聪明法子。
白芨:跌价背后的新机会 前年白芨暴跌时,不少人砍了苗,结果去年口罩需求上来,价格直接翻倍,现在优质紫花白芨种苗涨到3块一株,管理得好两年就能收,关键要学老赵家的立体种植,三层遮阳网+喷灌系统,亩产比传统方式高出40%。
新手要注意,市场上染色的硫磺白芨千万别碰,认准断面呈半透明的,这种才是地道药材,建议和药厂签保底收购协议,现在好多制药企业都缺稳定货源。
金银花:当年见效的"提款机" 要说回本快,还得是金银花,老孙家三分地种苗才花800块,当年开花采了12茬,晒干卖了9000多,关键这玩意耐寒耐旱,荒山坡地都能活,不过要想卖高价,必须学会树形修剪,密植的要掐尖打顶,稀植的要牵引上架。
现在流行搞观光采摘园,金银花茶、金银花包子都能变现,但切记要种四季金银花,普通品种一年只开一季,收益差三倍。
射干:藏在河南的暴利货 这名字听着像武器,其实是治咽炎的良药,去年亳州药市上,优质射干片涨到75元/公斤,关键这玩意在黄淮地区就是"土霸王",耐盐碱抗旱,亩产干货能收300斤,老周家十亩地,光种子就卖了8万,茎叶还能做饲料。
但要避开河北安国的假货,真射干断面是金黄色的,种植时要施足农家肥,特别是饼肥,能让根茎更粗壮,记住一定要秋季移栽,春天种的活不过夏天。
这些年摸着石头过河,发现中药材种植真不是赌博,关键要盯紧三个口诀:跟政策走(看中医药发展纲要)、逆周期种(别人扩种你缩量)、抱大腿销(绑定知名药企),现在国家给中药材种植补贴,有些地区流转土地还有优惠,但千万要实地考察,别被忽悠买了天价种苗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没有包赚的买卖,想入行的朋友,建议先试种半亩,把种植技术摸透了再扩大,毕竟咱们庄稼人,图的就是稳稳当当把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