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,忽冷忽热最容易导致嗓子干痒、鼻塞流涕,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匣子里,藏着不少应对这种"上火"症状的宝贝,今天就给大家盘点那些能疏散风热、清除内火的中药,都是菜市场、药店随手能买到的平民药材。
疏风清热"五剑客"
-
薄荷——自带清凉Buff 这个大家熟悉的"网红草",叶子揉碎就能闻到沁凉香气,风热感冒初期摘几片泡水,喝下去喉咙像敷了冰膜,不过要注意,体虚多汗的人要少用,它发汗力太强。
-
金银花——消炎降火全能王 夏天必备的消暑神器,新鲜的直接煮水就是天然凉茶,咽喉肿痛时抓一把,搭配菊花效果翻倍,但别当水喝,每天不超过20克,喝多了容易胃寒。
-
桑叶——蚕宝宝的专属食堂 霜打后的桑叶药效最佳,不仅能清肺热,还能明目,近视眼朋友可以用桑叶+枸杞煮水,代替下午茶,不过脾胃虚寒的要慎用,最好炒制后再泡茶。
-
菊花——护眼小能手 黄菊偏疏散风热,白菊更擅长清肝明目,办公室久坐族泡杯菊花枸杞茶,既能缓解眼疲劳,又能预防上火,但阳虚体质者别空腹喝,加点冰糖中和寒性。
-
牛蒡子——排毒高手 这种长得像小瓜子的药材,对付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特别有效,炖汤时放10克,能让肉汤更鲜美还不腻,不过它有滑肠作用,腹泻期间要暂停使用。
祛火三叉戟组合 6. 葛根——颈肩酸痛救星 经常低头看手机导致的脖子僵,用葛根煮粥最合适,它能解肌退热,对感冒引起的项背强痛有奇效,但含量高的保健食品要警惕,天然葛根切片煮水才安全。
-
柴胡——情绪调节大师 压力大导致的胸闷胁胀,用柴胡搭配芍药煮水喝,这味药特别擅长调和少阳证,就像给身体的情绪按钮做按摩,不过长期熬夜阴虚火旺者要慎用。
-
蝉蜕——夜啼宝宝的守护神 小朋友晚上哭闹不安,用3-5个蝉蜕煮水洗澡能安神,它轻清升散的特性,特别适合小儿外感风热,收集时要选翅全完整的,残缺的药效会打折。
居家必备调理方 9. 淡豆豉——厨房里的急救包 发酵过的豆子看似普通,却是古代"消炎药",轻微发热用葱白+淡豆豉煮汤,发汗不伤正气,做菜时放几粒还能去腥增香,一举两得。
浮萍——水上飘来的灵药 这种浮在水面的植物,解表透疹效果惊人,小孩出麻疹时,用3克浮萍煮水擦拭患处,能帮助疹子快速发透,采集要在清明前后,过时药效减弱。
进阶版搭配技巧 11. 石膏+知母——清热CP 高烧不退时这对搭档堪比物理降温,石膏清肺胃实热,知母滋阴润燥,1:1比例煎水,30分钟就能见效,但只适合紧急情况,不可连服超过3天。
芦根+茅根——天然抗生素 这两种草根堪称呼吸道守护神,各取15克煮水,对风热咳嗽、鼻出血都有奇效,新鲜芦苇根效果更好,挖回来洗净晒干能存一年。
日常使用小贴士: ① 风热感冒初起(咽干、黄痰、舌红)最适合这类药材 ② 风寒感冒(怕冷、清涕、舌淡)千万别用,会加重病情 ③ 孕妇、哺乳期慎用辛凉药材,咨询医师更保险 ④ 所有药材洗净后用温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 ⑤ 儿童用量减半,可加蜂蜜调味
现在正是春燥时节,建议大家把薄荷、菊花、金银花组成"家庭应急小药箱",但记住这些天然药物不是零食,连续使用别超过一周,下次感觉"上火"时,不妨试试这些老祖宗的智慧,比吃西药温和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