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中种植什么中药材?这几种金疙瘩让老乡钱包鼓起来!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秦巴无闲草,汉水皆灵药",这句话在汉中老百姓嘴里念叨了几十年,作为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"秦岭之心",汉中这片被绿水青山环抱的土地,藏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中药材财富密码,今天咱就唠唠,在汉中种啥中药材能赚着钱?

天麻:房前屋后长"金蛋" 走在汉中留坝县的山村里,家家户户房檐下都吊着蜂窝煤样的菌棒,别小看这些黑乎乎的棒子,里面可藏着"土黄金"天麻,老张家去年在板栗林下种了300窝天麻,光这项就挣了8万多,天麻喜欢阴凉潮湿,汉中海拔800米以上的山林正好合它的脾气,现在镇上农技站免费教"菌棒+树棒"的新式种植法,成活率比老法子高两倍。

猪苓:烂树根里刨出致富经 要说汉中最"懒"的药材,当属猪苓,这玩意儿专挑腐木生长,山民们把砍下的枯树往山坡一放,撒上菌种,两年后树下准能扒出灰扑扑的块茎,略阳有个"猪苓村",全村400多户靠种猪苓盖起小洋楼,今年鲜货收购价涨到18块一斤,比种玉米强多了。

元胡:金贵的"止痛仙草" 城固县的元胡田里,清明前后总能看到弯腰除草的药农,这种像蒜头的草本植物,可是中成药"延胡索乙素"的主要来源,老药农李叔说:"元胡怕涝又怕旱,咱这丘陵地的黄沙土正合适。"去年他5亩地收了2000多斤,药贩子直接开车到地头收,每斤干品能卖到60多元。

金银花:年年采收的"绿色银行" 佛坪县的大南沟,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藤爬满电线杆,这花儿从五月开到十月,花农们腰挂竹篓,每天能摘百来斤,新鲜金银花晒干后,药厂抢着要,去年统货价格涨到55元/公斤,更妙的是,这藤本植物种上五年不用换茬,越老开花越多。

柴胡:荒坡上的"还魂草" 南郑区的陡坡地以前种啥啥不长,自从改种北柴胡,荒山变宝山,这种耐旱耐瘠薄的药材,种子撒下去就不用多管,去年王大哥在30度陡坡种了10亩,秋收时挖出上万斤,药市上柴胡饮片每公斤90元,扣除成本净赚5万多。

黄精:林下慢长的"人参果" 现在城里人流行吃"九蒸九晒"黄精,这可是汉中山林里的宝贝,洋县药农老陈在厚朴林下套种黄精,八年才挖一次,虽然生长周期长,但去年挖出的黄精块茎大如拳头,鲜货卖到80元一公斤,林业局还专门给补贴,鼓励发展林下黄精。

重楼:深山藏"药王" 要说汉中最金贵的药材,当属重楼,这种长得像海螺的草本植物,在略阳、宁强等地的深山老林里默默生长,药商老赵透露:"七叶一枝花,无名肿毒怕",重楼皂苷现在出口价每公斤过千,不过这娇贵家伙得种在阴湿腐殖土里,还得搭遮阳网,新手最好先跟着合作社学两年。

政策红利:种药有补贴,卖药不愁路 现在汉中市政府把中药材当"富民产业"来抓,新建的中药产业园里恒温烘干房、冷链仓库配齐,药农参加新型经营主体培训,能领每亩300元的补贴,最让人安心的是,各县都建起"龙头企业+合作社"的订单农业,种出来的药材不愁销路。

专家支招:种药要讲科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教授提醒:种药材不能跟风,得看土壤酸碱度、海拔高度,比如天麻适合800米以上山区,元胡要在500米以下的平坝,现在市农科院培育出"汉天麻1号""秦巴元胡"等新品种,抗病性强产量高,建议新手先参加免费种植培训,试种半亩积累经验。

市场风向:这些品种正吃香 最近药市行情显示,汉中产的"秦巴系"药材特别受欢迎,除了传统大宗品种,像苍术、白芨、淫羊藿这些野生变家种的品种,价格三年翻两倍,特别是日本、韩国客商,专挑有机认证的汉中药材,说是做汉方药的顶级原料。

看着汉中满山的"绿色银行",不由得想起老药工的话:"咱这地方,随便抓把土都是药材底子。"如今政策好、技术新、市场旺,只要肯钻研,荒山坡坡真能长出金疙瘩,不过专家也提醒,种药材要理性规划,最好和当地合作社签保底收购协议,千万别盲目扩种,毕竟,绿水青山才是咱药乡人取之不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