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图看懂人参、黄芪、甘草!藏在地下的养生密码全解锁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妈,这根长得像树枝的东西真是宝贝?"小时候第一次见爷爷泡药酒,我指着玻璃罐里皱巴巴的人参问,老人家神秘一笑:"这可是能续命的神仙草!"从那天起,我对土里挖出来的中药材着了迷,今天带大家看看那些长相朴实却暗藏玄机的根茎中药,看完这篇保准你逛菜市场都能认出几味"地下英雄"!

人参家族:百草之王的七十二变

东北老林子里的采参人至今还遵循着古老规矩,系着红绳进山——传说人参精灵会遁地逃跑,这种带着腿毛的五加科植物,晒干后身价暴涨百倍,野山参须发如银丝,移山参体态饱满,园参最亲民却也能补气提神,去年我在长白山民宿喝到的人参鸡汤,老板特意叮嘱:"碗底的参须别浪费,嚼着吃最补!"

辨别小技巧:真人参主根有环纹(铁线纹),煮水会有特有的甘苦回香,某次网购的"长白山人参"切片水煮后寡淡无味,后来才知道是用西洋参冒充的坑货。

黄芪:草原上的黄金铠甲

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的秘密武器是什么?答案可能就在马背上挂的黄芪囊里,这种内蒙道地药材切面金黄,像缩小版的南瓜瓤,广东阿妈煲汤必放的"北芪"就是它,配上当归红枣,产后调理圣品,记得有次重感冒,中医开的玉屏风散里黄芪量加倍,硬是把虚汗止住了。

选购注意:山西产的"浑源黄芪"最佳,断面纤维少粉性足,药店里泛绿的可能是硫磺熏过,正常应带淡淡豆腥味。

甘草:中药界的和平使者

别看它灰头土脸像树根,却是调和诸药的"国老",甘肃老板跟我透露,他们熬制八宝茶时甘草要最先下锅,甜味渗透后才放其他材料,更绝的是解百药毒——邻居小孩误食野莓腹痛,老中医抓把生甘草煮水,半小时就缓解了。

趣味冷知识:俄罗斯人拿甘草糖当润喉片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用来护嗓了,不过湿气重的人要少吃,容易滞腻。

三大隐藏高手

  1. 麦冬:浙东农家院里随便长的"沿阶草",根部却是滋阴圣品,熬夜党必备的麦冬石斛茶,比功能饮料管用多了
  2. 川牛膝:四川深山里的黑褐疙瘩,专治腰膝酸软,健身房教练推荐给久坐族泡酒,说比钙片吸收好
  3. 防风:内蒙古草原的"蚯蚓草",根如防空洞四通八达,上次风寒感冒喝防风粥,辛辣味冲得脑门直冒汗

厨房里的中药经济学

在广州清平药材市场转悠时发现个规律:带"子"的多明目(枸杞子、菟丝子),带"术"的多健脾(白术、苍术),最有趣的是药膳搭配口诀:"春天柴胡疏肝郁,夏天荷叶消暑气,秋燥杏仁润肺肠,冬寒肉桂暖四肢",上个月试着用怀山药煮小米粥,连着吃两周,多年便秘居然改善了。

特别提醒:有些根茎有毒别乱试!比如乌头类(附子)必须炮制,何首乌生吃可能导致肝损伤,建议去正规药房购买,别在景区买所谓"野生天麻",十有八九是土豆染色。

最近迷上收集老药铺的紫砂药罐,每次看见柜格里码着的当归、党参就像看到老朋友,这些埋在土里的草根树皮,承载着五千年的养生智慧,下次去中医院抓药,不妨仔细看看处方单上的"根茎军团",说不定某个不起眼名字背后,就藏着改变体质的秘方呢?你家传的药膳配方里,最爱用哪种根茎药材?欢迎在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