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乡间小路或者郊外荒地时,总有些植物让人印象深刻——它们浑身长满尖刺,不小心碰到就扎得人"嘶嘶"叫疼,可别嫌它们讨厌,这些带刺的"小霸王"在中医眼里可是宝贝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种外表带刺却暗藏神效的中药植物,看完你可能会对这些"扎人精"刮目相看。
苍耳子:粘人小刺球里的通鼻神器 要说最让人头疼的带刺中药,苍耳子绝对排前三名,这种路边常见的野草,果实像迷你狼牙棒,浑身都是细勾刺,小时候在野地里玩耍,裤腿上总爱沾上几个,甩都甩不掉,可就是这个恼人的"跟屁虫",却是治疗鼻炎的良药。
老中医常说"苍耳子专通鼻窍",晒干的果实碾碎后煎汤,热气熏蒸能缓解鼻塞,记得邻居王婶每到春天就采收苍耳子,用蜂蜜腌成果酱给孙子治过敏性鼻炎,不过要提醒的是,生苍耳子有毒,必须炮制后才能入药,现在药店卖的苍耳子鼻炎胶囊,就是提取了它的有效成分。
皂角刺:铁蒺藜般的护甲将军 要是在北方农村生活过,肯定见过皂角树,这树结的荚果像弯弯的扁担,表面密布尖锐硬刺,活脱脱一副铁甲卫士的模样,不过中医用的不是皂角果实,而是它枝干上的棘刺。
皂角刺性温味辛,是拔毒消肿的高手,村里老人被毒蛇咬伤,总会用鲜皂角刺煎水清洗伤口,更神奇的是,它还能治疗顽固的脓疮,我奶奶年轻时脸上长了个疔疮,用皂角刺煮鸡蛋滚敷,没几天就消下去了,现在中药房卖的都是切片晒干的刺片,看着还是怪吓人的。
蒺藜:沙漠里的星星果 在西北戈壁滩上,有种植物开紫色小花,果实像小星星,这就是中药里的蒺藜,它的果实和茎叶都长满尖刺,牲口都不敢啃食,但就是这样的"沙漠刺客",却是平肝明目的良药。
老中医常开蒺藜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,记得去年陪父亲看中医,大夫开的降压茶里就有炒蒺藜,这种刺果炒过后香气很特别,泡水喝有点类似咖啡的苦香,不过新鲜蒺藜汁液有毒,千万不能直接食用,现在市面上还有蒺藜保健品,说是能改善睡眠,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。
路路通:会走路的活血专家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味药不简单,路路通其实是枫树的果实,表面布满蜂窝状小孔,每个孔边缘都翘着硬刺,活像微型仙人球,这名字来源于它"通行十二经"的神奇功效。
妇科常用药"生化汤"里就有路路通,专门对付产后血瘀,我妈生我妹妹那会儿,月子方里就配了这味药,有趣的是,路路通还能外用,邻居张阿姨崴脚肿胀,用路路通煮水泡脚,三天就能下地走路,不过这药性偏烈,孕妇千万不能碰。
救必应:山里的急救包 在南方山区,有种带刺灌木叫铁冬青,它的树皮布满圆锥形硬刺,看着就不好惹,但要是遇上跌打损伤、咽喉肿痛,这树皮可是救命良药,中医叫它"救必应",意思是危急时刻必有响应。
以前伐木工人进山,都会随身带着救必应树皮,要是被毒蛇虫蚁咬伤,嚼碎了外敷能解毒,这树皮煎水还能治肠胃炎,我老家至今还保留着用它煮凉茶的习惯,不过现在野生铁冬青越来越少,已经被列为保护植物了。
这些带刺的中药植物,就像性格鲜明的江湖侠客,它们用尖刺保护自己,却把珍贵的药用价值奉献给人类,下次在野外遇到这些"扎人精",可别再嫌它们碍事,不过要郑重提醒:多数带刺中药都需要专业炮制,千万别自己随意采摘服用,毕竟这些"武林高手"脾气都很暴躁,用错了反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