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喝了几个月中药把月经不调调好了,现在来大姨妈能用棉条吗?"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其实藏着不少姑娘的纠结,今天就带大家唠唠中药调理和棉条使用那些事儿,看完这篇保准你心里有数!
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,去年因为痛经去抓了两个月中药,老中医说我宫寒严重,喝药期间确实感觉手脚不冰凉了,以前血块多得像"血豆腐",后来慢慢变得顺畅,但第一次来调理后的月经时,我盯着卫生巾上变少的血量发愣——这量用棉条会不会干啊?
其实喝中药调理身体和用棉条根本不冲突,但确实有几个关键点要注意:
-
经血质地变化要留意 中药调理后很多姐妹会发现经血颜色变浅了,血块减少,这时候用棉条吸收速度可能比之前快,我有个闺蜜就是,调理后量变少还坚持用超吸型棉条,结果取出时干得直发慌,建议先从普通流量试起,就像买奶茶先点少糖看看口味再调整嘛。
-
私处环境改变要适应 中药里常见的黄柏、苦参这些药材有清热燥湿的作用,可能会让阴道分泌物变少,有次我喝完药发现平时白带都少了,来姨妈时用棉条就明显感觉比之前干爽得快,这时候千万别学我硬扛,该换小号棉条就得换,实在不舒服用卫生巾更安全。
-
排毒反应期要谨慎 有些姑娘喝中药会先排病气,可能出现暂时性的经量增多或异味,我表姐调理多囊时,前两个月经期量大得像"崩漏",这时候用棉条就得勤换,她那会儿白天都不敢超过4小时,记住不管用啥,超过8小时不换都是细菌培养皿!
说个身边真实案例:同事小林喝中药治盆腔炎,医生说她湿热重,有次她图方便白天用棉条超过6小时,结果晚上痒得睡不着,后来我们分析,可能就是药物促进排湿时,棉条吸收过多分泌物导致黏膜干燥,所以调理期间更要注重及时更换,别考验自己的抵抗力。
给想尝试棉条的姐妹几个实用建议:
- 调理初期先观察2-3个周期,等经期规律再用
- 头次用选指入式最保险,导管式容易放太深
- 备着护垫,量少时搭配用更舒服
- 喝药后多喝水,能帮助代谢药物残渣
- 排卵期分泌物多时,可以先用卫生巾过渡
最后说句大实话:能喝中药调好身体已经是万幸,用啥卫生用品真不用太焦虑,我认识个中医粉姑娘,调理好激素水平后,现在来姨妈该吃冰激凌吃冰激凌,用回卫生巾反而觉得自在,关键是你自己觉得舒服就行,毕竟咱们调理是为了活得更舒坦,不是给自己添新规矩对吧?
如果喝药期间出现反复阴道炎或者异常出血,该去看医生还是得去,上次陪我朋友挂号,老中医听说她用棉条没不适,还打趣说:"现在年轻人懂得比我们那时候多咯!"所以别自己吓自己,科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