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张大夫,能不能把常用的中药方子整理一份?"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个,在中医馆摸爬滚打二十年,我发现很多老百姓其实不懂怎么用中药方子,有人把药方当宝贝藏着,有人上网乱抄方子,今天我就带大家正确认识中药方剂的智慧。
【经典方剂篇】 先说说流传千年的"四大金刚",补中益气汤就像人体的充电宝,特别适合上班族累得不想说话的时候,上次快递小哥来抓药,整天骑车送件浑身乏力,我让他煮这个汤当茶喝,两周后来说爬楼梯都不喘了。
四物汤简直是女生的闺蜜,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这四个姐妹花,能把气血不调收拾得服服帖帖,记得去年邻居家姑娘痛经,她妈妈煮了这个汤,喝完还嘀咕"不就是四味草药嘛",结果第二个月痛得没那么厉害了。
小柴胡汤堪称调和大师,忽冷忽热像在冰火两重天的时候特别管用,有次朋友一家三口全感冒,症状却不一样,我用这个基础方稍作调整,大人加黄芩,小孩减剂量,果然三天都好利索了。
【常见病应对篇】 说到感冒,可不能见着风寒风热都喂姜汤,生姜红糖水只适合受凉初期,要是嗓子疼得像刀割,就得用银翘散这种清凉方子,去年冬天我闺女半夜发烧,我赶紧煮了葱白豆豉汤,发汗特别管用,关键是没有退烧药那种昏昏沉沉的副作用。
胃口差的时候,保和丸比健胃消食片更懂脾胃,有位大叔总说"吃饭像完成任务",我让他饭前喝山楂麦芽水,现在见面都喊"吃饭香得很",不过要是长期没食欲,可得警惕是不是肝气犯胃,这时候就要用逍遥散来疏肝了。
失眠的人别急着吃安眠药,酸枣仁汤才是温和的催眠剂,菜市场卖调料的王婶,总说半夜数羊到天亮,我教她用炒酸枣仁捣碎泡茶,半个月后碰见她,居然说"现在睡觉比看电视剧还香"。
【使用指南篇】 别看中药方子都是草草几味药,讲究可多了,煎药最好用砂锅,不锈钢锅也行,千万别用铁锅,上次有个小伙子用高压锅煮中药,结果药汁发黑苦得没法喝,这就是大忌。
剂量更要灵活掌握,同样是桂枝汤,壮汉喝得浓,小孩得稀释,老人还要少放桂枝多加甘草,有回诊所来了个瘦竹竿似的小伙子,非要按标准剂量喝补药,结果上火流鼻血,吓得再不敢碰中药。
最要紧的是对症,去年有个大姐把治湿疹的龙胆泻肝汤当减肥茶喝,结果拉得脸色蜡黄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就像钥匙开锁,得对上型号才行,建议大家存方子前,至少找靠谱中医辨清楚体质。
【安全警示篇】 千万别自己瞎配伍!有人把人参当萝卜炖汤,补过头流鼻血的不少见,前阵子网上疯传的"减肥神方",其实是针对痰湿体质的,寒性体质喝了反而伤脾胃。
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,孕妇可不能随便喝当归汤,哺乳期喝蒲公英要谨慎,小孩用蜂蜜得防肉毒杆菌,有位新手妈妈听信偏方给婴儿喂金银花水治湿疹,结果拉肚子进医院,这种教训真不少。
最后唠叨一句:中药不是零食,别拿它当保健品天天喝,身体调理好了就该停药,就像自行车链子上油,缺了加一点,多了反而打滑,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用对地方,毕竟药能治病也能致病,全在用法二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