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去中药店抓药,总听见大夫说"这个要20克",很多人心里都在打鼓:这20克到底等于几勺?相当于几个硬币重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头大的中药计量问题。
先给大家个直观概念:20克差不多等于4个1元硬币的重量(新版硬币约5克/个),不过别急着拿硬币称药,不同药材的密度差别可大了去了,比如说同样20克的黄芪,可能是一大把轻飘飘的草梗,而20克的龙骨可能就是小半掌厚的石块。
说到日常参照物,家里常用的调料盒很管用,普通的一勺盐大约5-8克,2克大概就是3勺冒尖的量,不过要注意,中药材不像食盐那么细密,像茯苓这种块状药材,2克也就两三小块,但要是蒲公英这种蓬松的花絮,20克能装满一整个马克杯。
在中药房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个小窍门:记重量不如记比例,很多经典药方里说的"20克",其实是对应古代的"两钱"换算来的,现在1钱约等于3克,所以20克差不多就是六钱半,这个数值在配伍时特别重要,比如著名的四物汤里,当归常用20克,其实就相当于古方的六钱左右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自己在家称药,有人用电子秤称20克,结果煮出来发现药效不对,问题可能出在药材处理上,像熟地黄这种经过炮制的药材,20克看起来没多少,但如果是新鲜生地,同样的重量体积能翻一倍,建议买药时多问一句:"这20克是干药材还是鲜药材的分量?"
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用厨房秤代替药房秤,其实各有讲究,药房用的戥子秤精度更高,能准确到0.1克,特别适合称贵重药材,而家用厨房秤虽然方便,但称像三七粉这种细腻药材时容易粘壁,实际分量可能会少,实在要用家用秤的话,记得先把容器清零再倒药。
有经验的中医师会告诉你,有些药材的20克不是绝对值,比如开脾虚方子时,白术用20克,但如果患者体型较大,可能会加到25克;治疗小儿积食时,同样的焦山楂可能只用15克,这就像做菜放盐,同样的菜谱,各家用量都有细微差别。
最近流行的膏方制作最能体现20克的实际意义,熬制阿胶糕时,20克的核桃仁看着不多,但加上其他食材后,整块膏方的药效就靠这点"点睛之笔",所以精确称量在这类精细活里特别关键,差个三五克味道都会变。
最后提醒爱养生的朋友们,别盲目追求古方剂量,古代的"一两"放到现在相当于30克,但古人体质和现代饮食结构大不相同,现在开的20克,已经是根据现代人体质调整过的科学剂量,自己在家千万别随便加减分量,毕竟中药讲究的是君臣佐使的配伍,单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