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看见邻居王婶端着个亮闪闪的铁锅在灶台前熬中药,蒸汽腾腾的样子看着挺唬人,可每次路过总能闻到股子怪味,搞得我总想提醒她:"婶子,这铁锅熬药真的行么?"要不说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是有道理的呢?今天就跟大家唠唠中药到底该用啥锅熬才正宗。
【砂锅:千年熬药王者的秘密】 要说熬中药最地道的装备,还得是咱们祖辈用了几千年的砂锅,这陶土烧制的笨家伙看着不起眼,人家可是有真本事,前阵子我去中医院抓药,老大夫边包药包边念叨:"回去记得用砂锅小火慢熬,这药气儿才能聚得住。"为啥这么讲究?原来砂锅受热跟文火似的匀乎,药材里的有效成分能慢慢渗出来,就像炖老母鸡汤,砂锅炖出来的就是比高压锅香。
去年我媳妇坐月子喝生化汤,我妈特意从箱底翻出个掉漆的砂锅,那砂锅底厚得跟城墙似的,搁煤气灶上小火咕嘟咕嘟能熬半小时,熬好的汤药表面浮着层油膜,喝着苦中带甘,月嫂都说这效果比用金属锅熬的好,后来查资料才明白,砂锅的微孔结构能让热量均匀渗透,就像给药材做了个全身SPA。
【铁锅熬药:当心喝出"金属味"】 可别小看熬药选锅这事,我发小不信邪用他家祖传的熟铁锅熬治感冒的汤药,结果喝完直喊嘴里发涩,第二天还拉肚子,后来老中医一看他熬药的锅底,全是黑褐色的沉淀物,原来铁锅里的金属元素会跟中药里的鞣酸、生物碱这些成分打架,搞不好还会生成有害物质,就像炒菜锅生锈了继续做饭,吃着铁锈味还不自知。
前阵子看养生节目,专家现场做了个实验,拿两包相同药材,分别用砂锅和铁锅熬煮,结果铁锅熬出的药汤颜色发黑,放一会儿就浑了,砂锅熬的却清亮透澈,用仪器检测发现,铁锅里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好几倍,这下明白了吧?古人不用铁锅熬药真不是穷讲究。
【不锈钢锅救急:权宜之计有门道】 现在年轻人租房住,哪还备着砂锅?我闺女上次在学校发烧,辅导员借了个不锈钢盆给她熬姜汤,虽说应急能用,但老师傅说了,这玩意导热太快,稍不留神就糊锅,而且不锈钢表面再光滑,也经不住药材里酸性成分的腐蚀,时间长了照样析出金属离子,要是实在没砂锅,记住千万别用电磁炉配不锈钢锅大火猛攻,宁可多添几次水慢慢煨。
上个月去同仁堂抓药,药师特意嘱咐:"实在没有砂锅,搪瓷缸子也行,千万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不粘锅。"回头想想,我家那个掉漆的砂锅虽然丑,熬出来的药汤确实带着股土地的香气,就像葡萄酒用橡木桶发酵,这陶土味儿说不定还是催化剂呢。
【熬药避坑指南:这些锅千万收好】 最后说几个特别要注意的雷区,铝锅是万万使不得的,这软金属遇到中药里的酸性成分,分分钟钟溶解出铝离子,铜锅看着复古,可铜绿混进药汤里堪比毒药,还有现在流行的不粘涂层锅,高温下谁知道会不会释放有害物质?我丈母娘就干过把中药倒进电饭煲的糊涂事,幸亏及时发现,不然那层特氟龙涂层够喝一壶。
说到底,熬中药就像炖佛跳墙,器皿不对味就全变了,要是实在没有砂锅,去菜市场淘个二三十块的粗陶药罐也成,记住老话:"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",选对锅才能让那些根根叶叶的草药发挥出洪荒之力,下次看见有人端着高压锅熬中药,您可千万别学,保不齐哪天就把自己的"药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