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诸实子",刚开始还以为是某种神秘药材,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指枸杞子、菟丝子、五味子这些带"子"的果实类中药,别看它们个头不大,可都是药食同源的养生高手!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些藏在药房角落里的养生密码。
枸杞子:明目养颜的"红宝石"
上次去宁夏旅游,发现当地人三餐都离不开枸杞,客栈老板说他们喝啤酒都要泡几颗枸杞,说是能解酒护肝,这让我想起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枸杞"滋肾润肺"的说法,原来古人早就掌握养生秘诀了。
现在办公室一族都喜欢用枸杞泡水,但很多人不知道,枸杞真正的营养在嚼着吃才能吸收,有次采访一位百岁老人,他每天早晨必吃20粒枸杞嚼着下咽,眼睛到九十岁还能穿针引线,不过要注意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枸杞,不然就像火上浇油。
菟丝子:补肾固精的"沙漠人参"
去年朋友送我瓶黑褐色的中药丸,说是用菟丝子做的,开始还不敢吃,查资料发现这可是《神农本草经》里的上品,在新疆出差时特意去看菟丝子,这种寄生植物像金色的丝线缠绕在豆科植物上,当地牧民都知道它炖肉能治腰膝酸软。
现在药店买的菟丝子都是炒过的,拿回家煮粥时放5克,连续吃两周,以前爬楼梯就喘的毛病明显好转,不过孕妇要忌口,这玩意儿补过头了反而伤身。
五味子:敛肺滋肾的"五行果"
东北的老中医最会用五味子,说它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,能调节五脏平衡,有次咳嗽半个月不好,老大夫给开了五味子糖浆,没想到三天就见效,现在我家常备五味子泡茶,工作累了含一颗,提神醒脑比咖啡强。
但五味子有个怪脾气,新鲜采摘的反而有毒,必须晒干炮制过才能用,去年邻居摘了野山椒当五味子泡酒,结果全家喝得拉肚子,闹出大笑话。
栀子:清热泻火的"天然抗生素"
南方人夏天爱喝栀子花茶,其实栀子果实才是宝贝,记得小时候长痱子,奶奶就用栀子捣碎敷在额头,凉丝丝的特别舒服,现在研究说栀子含有的栀子苷能抑制炎症因子,可比乱吃消炎药安全多了。
不过栀子性寒,体虚的人要慎用,有次看网上偏方说栀子泡脚治失眠,结果同事连泡三天腹泻进医院,真是得不偿失。
莱菔子:消食化痰的"脾胃清道夫"
这个白胖子可能很多人不认识,其实就是萝卜籽,老家每到冬至就晒莱菔子,炒菜时放几粒,整个冬天都不会积食,现在药店卖的莱菔子都炒得焦香,配山楂煮水喝,专治节日大鱼大肉后的腹胀。
但要记住,气虚体质的人不适合多吃,不然就像铲车铲走最后一层防护罩,有位阿姨天天喝莱菔子茶,结果吃什么都不消化,差点变成"漏斗胃"。
这些小小的果实类药物,就像是人体自带的维修工,枸杞子补肝肾像给发动机上机油,菟丝子固精缩尿如同修补水管渗漏,五味子收敛固涩好比给沙漏堵缝隙,栀子清热像消防员灭火,莱菔子消食堪比管道疏通剂,不过再好的补药也要对症,就像钥匙和锁,对上了才能发挥作用,建议大家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