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,我肚子疼!"小时候每次着凉闹肚子,我妈总从调料罐里摸出几粒花椒,让我直接嚼碎咽下去,那股麻中带辣的味道直冲天灵盖,却神奇地止住了绞痛,那时候只觉得这是厨房里普通的香料,后来学了中医才知道,这红褐色的小颗粒简直是大自然馈赠的"天然药匣子"。
【千年药食同源的智慧】 要说花椒入药的历史,能追溯到先秦时期,古人用它不仅能祛腥膻,更发现其温中散寒的药用价值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记载:"椒,纯阳之物,乃玉衡星之精气,能通三焦、暖脾胃、除六腑寒冷。"老辈人常说"一把花椒半把药",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去年深秋我采访过陕北的张大夫,他诊所里永远飘着淡淡的椒香。"山里人采药不方便,花椒就是随身药箱。"他给我看诊室里的陶罐,里面泡着花椒酒,指着墙上的人体穴位图解释:"你看这个神阙穴(肚脐),用花椒热敷能治宫寒;涌泉穴泡脚加花椒,专克手脚冰凉。"说着从抽屉掏出包好的花椒艾绒混合包,说是治疗老寒腿的秘方。
【厨房里的百搭药引】 上周去菜市场碰到王婶,她正跟肉贩强调"一定要带花椒的猪肉",原来她孙女最近总喊肚子疼,老经验告诉她这是胃寒。"买二斤五花肉,要带花椒的,回家炖汤喝。"王婶边挑边说,花椒的特殊香气能唤醒食材的鲜味,更重要的是其挥发油成分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,记得去年春节在川菜师傅老刘家吃饭,他做的水煮牛肉总要撒现磨花椒粉,"这不是调味,是给肠胃做按摩呢!"
有次直播时观众提问口腔溃疡怎么办,我立刻想起奶奶的土方子,抓一小把青花椒(注意是青的不是红的),加两碗水煮沸五分钟,晾到温热后漱口,原理很简单:花椒中的柠檬烯成分能抑制口腔细菌,麻感正好分散痛觉神经,不过要提醒的是,溃疡发白时才能用,红肿发热的火疮可不敢试。
【意想不到的妙用大全】 前阵子邻居小陈半夜敲门,说他爸老寒腿疼得睡不着,我翻出婆婆缝的花椒棉垫,微波炉加热两分钟,隔着毛巾敷在膝盖上,老人家当场舒服得直叹气,这招特别适合空调房里久坐的上班族,要长期用的可以自制花椒枕:500克装布袋,睡觉时垫在脖子下面,对颈椎病特别管用。
上个月闺蜜生理期痛经,我教她煮花椒红糖水,30粒花椒加两片生姜煮十分钟,滤渣后调入红糖,她说喝完半小时就见效,比止痛药温和多了,不过阴虚火旺体质要慎用,就像炒菜时油温过高会冒烟,补过了反而上火。
【使用禁忌与辨别窍门】 别看花椒好处多,用错地方也出问题,有次同事咳嗽老不好,听说花椒蒸梨能止咳,结果咳得更厉害,原来梨是润燥的,花椒性热,这种搭配只适合风寒咳嗽,正确做法应该是花椒+雪梨+冰糖+蜂蜜,隔水炖40分钟,趁热吃才有效。
买花椒也有讲究,壳色鲜红、开裂均匀的才是好货,我教大家个鉴别方法:拿颗花椒放手心握紧,再松开时香味扑鼻的就是优质品,如果闻着发苦或有霉味,八成是被硫磺熏过的,储存时要密封冷藏,否则容易生虫。
【现代研究的新发现】 最近看到医学杂志报道,日本学者从花椒里提取出"椒麻素",实验显示能抑制肺癌细胞扩散,虽然还在研究阶段,但这让我想起婆婆常说的"日食三粒椒,活到八十八",当然我们不能把它当神药,但日常适量食用确实有好处,就像四川人餐桌上永远有花椒,当地胃癌发病率全国最低,这未必只是巧合。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件事,上周收拾衣柜翻出婆婆的花椒香囊,线都磨断了,这装了艾叶、丁香、花椒的布包,她戴了二十年,风湿病奇迹般没复发,或许正是这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小智慧,让我们在快节奏时代依然能找到健康的密码,下次煮汤时别急着撇掉浮沫,那几粒黑亮的花椒,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