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按主治功能分类,一文讲透这5大类!收藏备用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中药到底该怎么分门别类?"其实老祖宗早就给咱们安排好了!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把中药按主治功能分成五大类,保准你看完就能给自家药箱分类!

解表药——身体的"开门卫士" 这类药专治各种"表证",说白了就是感冒初起时的症状,比如着凉后怕冷、鼻塞、打喷嚏,这时候就得请它们出场。

  1. 辛温解表派(适合受凉感冒) 代表选手:生姜、紫苏、防风 就像冬天喝姜汤发汗一样,这类药能暖身驱寒,记得煮姜枣茶时放几片红糖,驱寒效果翻倍!

  2. 辛凉解表派(适合风热感冒) 代表选手:薄荷、桑叶、菊花 夏天感冒发烧不妨泡杯菊花茶,既能退烧又败火,但要注意这类药性凉,体虚的人要少喝。

清热药——身体里的"消防队" 但凡出现"红肿痛热"四个字,就要想到这类药,相当于给体内的火苗泼冷水。

  1. 清实热型(高烧便秘用) 代表选手:黄连、大黄、石膏 像黄连上清片就是典型,牙疼嗓子痛的时候特别管用,但这类药太猛,中病即止。

  2. 清虚热型(潮热盗汗吃) 代表选手:地骨皮、青蒿、银柴胡 更年期烘热出汗可以试试枸杞+地骨皮煮水,比吃药片温和多了。

补益药——身体的"充电宝" 这类药最讲究"缺啥补啥",得像手机充电一样精准匹配。

  1. 补气组(累得喘不上气) 代表选手:人参、黄芪、党参 煲汤时加几片黄芪,特别适合加班族,但高血压患者要慎用人参。

  2. 补血组(头晕眼花必备) 代表选手:当归、熟地、阿胶 女生生理期后喝四物汤(当归+川芎+白芍+熟地),比红糖水管用多了。

  3. 补阴组(口干舌燥专用) 代表选手:麦冬、百合、石斛 教师群体必备石斛麦冬茶,每天讲课太多最伤阴液。

  4. 补阳组(怕冷腰酸吃) 代表选手:肉桂、鹿茸、杜仲 但这类药像"烈火",年轻人阳气足的要少吃,免得上火。

安神药——情绪的"镇定剂" 现代人压力大,这类药的需求越来越大。

  1. 重镇安神派(心慌失眠用) 代表选手:朱砂、磁石、龙骨 注意朱砂有毒不能久服,现在多用代用品,睡前泡脚加点龙骨粉,助眠效果不错。

  2. 养心安神派(多梦易醒吃) 代表选手:酸枣仁、合欢皮、夜交藤 酸枣仁捣碎装枕头,比吃安眠药健康多了,合欢花泡茶还能缓解焦虑。

祛邪药——身体的"清洁工" 专门对付各种"邪气",堪称中药界的扫地僧。

  1. 祛湿药(头重脚肿吃) 代表选手:茯苓、薏米、赤小豆 湿气重的看过来!四神汤(茯苓+芡实+莲子+山药)每周喝两次,比拔罐管用。

  2. 祛风湿药(关节疼痛用) 代表选手:羌活、独活、威灵仙 南方回南天时,用这些药煮水擦身,比电烤炉还去湿气。

  3. 化痰药(咳嗽痰多吃) 代表选手:陈皮、半夏、贝母 川贝炖雪梨治燥咳,橘皮泡水化湿痰,记住痰黄用川贝,痰白用橘皮。

  4. 治痈疮药(发炎红肿用) 代表选手:金银花、蒲公英、鱼腥草 脸上冒痘赶紧喝金银花露,乳腺炎发作煮蒲公英水,这些都是老中医的小秘方。

最后说个关键提醒:中药分类虽然清楚,但人的身体很复杂,就像手机充电还要看电量,用药必须"辨证施治",建议收藏这份清单,但具体用药前最好咨询中医师,毕竟咱们讲的是功能分类,不是让你自己当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