玫瑰茄是中药吗?揭开这朵红桃k的养生奥秘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11 0
A⁺AA⁻

"姐们儿最近总喝那个红艳艳的洛神花茶,听说能减肥美容?不过老中医说这是中药,真的假的?"闺蜜捧着玻璃杯凑过来,杯里飘着几片朱红色的花瓣,这个问题倒是把我问住了,毕竟在我印象里,中药都是些草根树皮,这娇艳欲滴的玫瑰茄怎么能算药材呢?

要说清这件事,得先认识玫瑰茄的真面目,这玩意儿学名玫瑰茄(Hibiscus sabdariffa),老家在非洲热带地区,现在我国福建、台湾等地也有种植,每年秋天,田野里就会开出大片鲜红的花朵,摘下来晒干后就像缩微版的红灯笼,闽南人管它叫"洛神花",看着确实比药房里灰扑扑的药材精致多了。

翻开《中华本草》第8册,白纸黑字写着:"玫瑰茄......收载于《中国药典》,具有敛肺止咳、降血压、解酒毒之功效。"这下可让人惊掉了下巴——原来每天当花茶喝的洋玩意,正经八百写着中文名,还被收录进国家药典,不过别急着当它是新宠,人家可是有千年药用历史的"老江湖",早在宋代《岭南采药录》就记载过类似植物的药用价值,只是那时候还不叫玫瑰茄罢了。

说到药用价值,这朵红花可不简单,晾晒后的花萼含30%左右的有机酸,像柠檬酸、苹果酸这些听着就开胃的成分,还有丰富的花青素、黄酮类物质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,它常和罗汉果、胖大海搭档,专门对付咳嗽痰多、声音嘶哑这些毛病,去年我感冒后期总咳不停,中医师就让我用三朵玫瑰茄加两粒冰糖炖水,连喝三天果然见效。

不过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的现代研究发现,台湾中央研究院做过实验,玫瑰茄提取物能让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下降20mmHg,效果堪比某些降压药但没副作用,美国农业部数据库显示,每100克含1.4毫克维生素B3,还有256毫克的钾,难怪健身教练都推荐运动后来杯洛神花茶补电解质。

别看它药效温和,喝起来可讲究门道,广东人喜欢加乌梅、甘草熬成酸梅汤,冰镇后消暑解渴;闽南地区会搭配仙草冻,做成Q弹的四果汤;我们办公室姑娘图省事,直接扔保温杯里泡,加点蜂蜜就是养颜下午茶,不过要提醒一句,孕妇和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喝,毕竟它性味偏凉,每天别超过5朵。

转念一想,这玫瑰茄倒像是中药界的"斜杠青年",既能登堂入室配伍入药,又能混迹茶饮圈当网红,就像人参能补气安神,也能泡出参茶提神;菊花既可做枕芯明目,也能当餐后饮品,关键看你怎么用它,煎药砂锅里是良药,玻璃壶中就是时尚养生品。

那天给闺蜜科普完,她举着手机说要发朋友圈:"原来每天喝的瘦身茶是正儿八经中药材!"不过我还是提醒她,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药材智慧,讲究的是阴阳平衡,可不是越多越好,下次要是看见有人拿玫瑰茄当茶叶罐装摆设,不妨告诉TA:这可不只是装饰品,而是本草纲目里的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